第四百三十章 文轩会(下) (第2/2页)

小妹倚在6邈身边,东一句西一句地讲起今天在育儿园与母亲工作食堂遇见的事。比如谁家孩子不勇敢,在育儿园喊爸爸妈妈;有位漂亮姐姐给了自己一包糖,最后全被二哥抢去吃了;食堂里有好多好吃的,自己长大后也要在食堂工作,天天吃好吃的。

听着小妹的唧唧喳喳,6邈回想起班上的一位同学,记得他曾经介绍过自己父亲是临川城钢铁厂的技术工程师,自己长大后也要做工程师。

6邈至今不清楚工程师是什么,现在看到小妹的憧憬模样,想必同学向往的工程师是个了不起的职业。

~~

两天后,新樊楼。

一间雅间内,临川城文轩会里的十来个读书士子全部聚齐,众人正低声议论会长盛情招待的来客究竟是何方神圣。

这时,听到门外传来“咚咚咚”的沉重脚步声。

“上好的武夷茶来了,诸位贵客,请避一避!”店小二提着滚烫的茶壶走进雅间,为众人一一续茶。

紧跟着店小二步入的,有两人,一位是文轩会会长,另一位是个文质彬彬,看起来面容有些苍老的中年人。

读书士子全部起身作揖,刚进来的两人忙不迭还礼。

文轩会会长笑道“我给诸位介绍一下,这位万里迢迢从大明来此游历的士子,是被称为‘江南才子’的唐寅唐大才子。”

“不敢当,在下唐寅,字伯虎,有幸见过各位。”唐寅自谦道。

“伯虎贤弟太过妄自菲薄了,我在书院读书时,就听闻其大名,后虽迁到宋洲,亦有读过你的诗集,伯虎贤弟的那《桃花庵歌》,我至今记忆犹新!”

文轩会会长向前迈了半步,吟诵道“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换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众人听此,频频点头,赞赏不已。

座下的一帮读书士子大约都是弘治初年考中的秀才,弘治八、九年便随船来到了宋洲。而唐寅是在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考中苏州府试第一名,其后一直在府学读书,直到弘治十一年(1498年),才考中应天府乡试第一名,因此,众人对唐寅了解的不多。

“好诗!好诗!通篇如画,虽有花、桃、酒、醉等明艳字眼,却毫无低俗之气,画面艳丽清雅,风格秀逸清俊,音律回风舞雪,意蕴醇厚深远。唐大才子,果然名不虚传。”一士子听完,率先夸赞,其他人也跟着附和。

文轩会会长引唐寅入座,众人边品茗,边谈论诗词歌赋。

不知不觉便忘了时间,直到店小二提醒是否要上酒宴,众人这才记起还有把酒言欢之事。

借着酒水,文轩会会长向唐寅讲起当年无奈迁来宋洲本土的过往,唐寅当时就在府学读书,对那年的海溢还有一丝印象。

“诸位既是被迫来此,为何不返回故土,难道是宋洲官府阻难?”唐寅好奇道。

文轩会会长脑筋迅急转,尴尬一笑,旋即找托词转移了话题。

6水生全程默默喝酒,不一言,安静看着这场表演。

就在此时,窗外陡然锣鼓喧天。不明情况的一帮人打开窗,向外瞅,街道上一队打着横幅,庆祝临川城与四春城铁路贯通的百姓缓缓走过。

有士子击掌欢呼道“终于贯通了,我大宋洲又多了一条连通南北的铁路,日后临川城的展,未来可期。”

听着这帮人议论,唐寅对他们为何不愿回大明,心里已有了答案。

喜欢穿越148o之新世界请大家收藏穿越148o之新世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