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器武之道 (第2/2页)

但是这并不妨碍他对于方不言口中“科学”的憧憬和向往。方不言的话为他打开了一片从未接触过的新的天地。便迭声问道什么时候可以学习这门学问。

方不言知道6渐今日心神受到的冲击太大,不适合进入学习状态中,便先让他去休息,约定明日开始教他。

6渐虽然恨不得立马就能学到,但是方不言说话,6渐不敢违背,这并不是6渐有多怕他。相反,方不言在6渐心中的地位,已经如同神明,牢不可破。

目送6渐离开,方不言站在甲板上,吹着海风,沉思起来。

他并不是因为恶趣味才传授6渐有关现代的知识,而是现了一条确实可行的道路。

大抵八部神通可御水控火,御风使雷,精妙异常,在凡人眼中已经是神仙法术一流。

在方不言看来终究不是周流六虚功一般直接御用万道,而是以特殊真气练成的劲力配合诸般手段而成的虚假神通而已。

就如宁不空要以天火珠控火,水部之人练就水部神通要有附体之水为引,终究需用外物。

梁萧与梁思禽俱是格物大家,而格物之道本源就是探究世界本质,大到宇宙天地起源,小至风雷雨电自然天象的原理,皆可以格物致知。

格物之道探知原理,偏偏此界又有武道真气这种自然的产物,两者结合,作用得当便可产生呼风唤雨,运用水火的效果。

与其说这些是“神通”,不如说这是以“器”与武学之道结合而成的“器武”之道而已。

这里的“器”,放在这个时代就是格物,以方不言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就是科学,然而不管名称有什么变化,都是想要正确反映和总结世界的客观本质与客观规律罢了。

方不言分明看到梁萧与梁思禽走上了一条科学与武道结合的道路。只是不管梁萧还是梁思禽,都没有走到最后。

这里终究是武侠世界,而非是前世的科技文明。正因为有武道这种自然存在,在这个世界的文明个体都会自我强化,最终伟力归于自身。

说起来不管是武道文明还是科技文明,走到最后都是殊途同归,无非是侧重点不同。

然而结果是一回事,过程是另外一回事,毕竟这只是一个普通的武学世界,世界层次摆在那里,其最高成就也不过是稍微厉害一点的“人”而已,别说脱世界,毁天灭地,弹指间崩灭星河了,这个世界的人连长存于世也做不到。

所以他们看不到这种殊途同归的结果,就像蜉蝣不知昼夜,夏蝉不知春秋。终究是时代的局限性,格物之道在这个时代能扎根的土壤还是太少。

任何一种学说都不是出现一个两个天才就能一蹴而就的。这需要无数人数代乃至十几代的添砖加瓦,才能碰撞出精妙的灵感火花,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方不言已经看到了一条康庄大道,这是属于他的道路。

到了他这一步,内力的增长能起到的作用已经微乎其微,更重要的是对“道”的感悟,什么是道?什么都可以是道,正因如此,方不言以人的视角根本不看不到什么是道,所以他要做的就是形成自己的体系,就像梁萧成就谐之道,6渐成就海之道。先成为一个点,然后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一点点成长起来,逐步揭开笼罩在道的朦胧面纱,从而脱出去。

脱,这才是方不言最终的愿望,不论他到什么世界,不论他需要完成什么任务,唯有脱,才是他的初心。

初心不变,壮志不改。

这个世界并不缺乏聪明人,缺少的只是一个有着高瞻远瞩的领头人,能够在关键时刻伸手推上一把。

方不言穿越前不以研究见长,却胜在博览,又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足以胜任领头人这个角色。

他要做的,就是埋下一颗种子,然后静等它生根芽。

喜欢独行在诸天世界请大家收藏独行在诸天世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