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先天之道 二 (第2/2页)

方不言:“我也会笑,但是我笑的是他们。”

“炼虚很难吗?确实很难,但是更多的人以此为借口为自己设下了一道枷锁,不仅强迫自己,还强迫别人都认为这个境界高不可攀。他们的心气已经丧了。”

“所以这些人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了,而这些人之后的人,便将这种自我设立的枷锁当成常识。下意识的认为炼虚只是传说,和仙佛都是虚无缥缈的东西,从来都没有人成功。”

“当有人嘲笑我,我会反过去笑他们。他们笑我狂妄,我还要笑他们怯懦。前人并非是不可越的,一时做不到,不代表一世做不到。如果真的放弃了,人云亦云,这才是最可悲的。”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方不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熬制出一大碗“鸡汤”。

只是方不言有些遗憾,这碗“鸡汤”的最佳受众应该是6渐这样的年轻人,而不是垂垂老矣的鱼和尚。

尽管这番说辞令鱼和尚耳目一新,听的如痴如醉,只觉大有所获。道:“施主学究天人,思维脱俗,贫僧甚为佩服。”

方不言连道不敢。

并非是鱼和尚在思想上不如方不言深邃。只是方不言毕竟历经数世,思维方式自然与此界不同,看待问题的角度和对一些事物的反思也与此界中人格格不入。

所以他的观点才令鱼和尚大受启。

这是方不言占据主导的缘故。若是反过来要他与鱼和尚谈经论道,在这一点上他不如此界古人多矣。因此方不言才会说“术业有专攻”。

轻咳一声,方不言道:“方才在下班门弄斧,并非炫耀,而是为大师演示破解六虚毒的第二种方法。”

鱼和尚思绪急转,已有分晓,说道:“施主真气至精至纯,贫僧闻所未闻,莫非破解六虚毒的方法就在其中?”

方不言道:“在下无意中汲取到一丝月华之力,加上有些际遇,方才成就这身真气。”

他虽然说的简单,鱼和尚却听出其中之风险。天地之力何等浩瀚,哪怕一丝一点,也不是凡人若能应对。不过这也解释了方不言如何成就了这一身精纯至极的真气。鱼和尚只能说方不言实属侥幸,他的经历几乎不可复制。

方不言道:“大师身上的六虚毒,究其本质,也是一种真气。只是有天地之力的渲染,品质极高,所以寻常真气才无法将之驱逐。之所以称之为毒,不过是此真气近乎神力,凡夫俗子不能承受,只会被慢慢消磨尽生机。”

“然而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正因这道真气蕴含天地大力,如附骨之疽,难以驱逐。大师何不反其道而行之,将之化为己用?

方不言如此一说,鱼和尚就已经明白,道:“施主是想让贫僧修炼黑天书,以六虚毒转化劫力,以此消除六虚毒之害吗?”

方不言先是点点头,接着又摇摇头,鱼和尚不解其意,问道:“可是贫僧说错了吗?”

方不言道:“大师的思路没错,确实可以效仿在下将六虚毒转化为劫力。如此自身不仅了结一项祸患,更能平添一门神通。然而大师不要忘了,六虚毒并非可以循环再生,源源不绝,纵使大师将这道六虚毒转化。可一旦劫力用尽,大师自身真气终究不足以弥补,那时大师又要如何?”

鱼和尚此时也是冷汗淋漓,正如方不言所言,六虚毒终究不是他自己的真气。尽管利用黑天书可以化解,但是劫力与之后的真气若不能互相转化,依旧是走了有无四律的老路子。

鱼和尚道:“阿弥陀佛,贫僧终究不能免俗,一旦涉及自身生死,也是利令智昏了。”

方不言道:“在下说的两种法子,前者虚无缥缈,后者治标不治本,乍看是在戏弄大师,然而事关在下得第三种办法,不得不做此铺垫,在下却是能保证第三种法子绝对可以化解六虚毒。”

喜欢独行在诸天世界请大家收藏独行在诸天世界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