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令人作呕的气息 (第2/2页)

在李心岚二人紧张又期待的目光中,曾阿婆端着个大瓷碗回到厅堂。

碗里是黑乎乎的散着热气的药汤。

曾阿婆手里还抓着一把点燃的细香,站到供奉的神主牌位前,边鞠躬边口中念念有词。

“拜请保生恩主公,真人下凡保生民,阮是江海行正法,移山倒海救万民,青龙降落求医治,白虎屈腾求施疗,医好龙眼龙降服,伏魔虎喉虎点恩,左龙右虎在身边,金丹符水救万民,专治世间请医病,消除恶魔不留停,有人诚心来拜请,真身下降在坛前,法门弟子专拜请,保生大帝降临来,神兵火急如律令。”

声音很小,赵如玉听不大清,紧张得下意识攥紧衣摆。

而李心岚从小听到大,自然明白这是关键步骤,连忙拍拍赵如玉手背,示意她稍安勿躁。

这是保生大帝降魔神咒。

医者眼中,病魔亦是魔。

曾阿婆也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并无把握,只是寻思,以对付病魔的方式对付恶诡,应该能起到部分作用。

毕竟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

以此同时,海澄城内。

陈景乐从路边热心摊主手中接过一碗四果汤。

九月份的闽地依旧炎热,比起广南也不逞多让,大街上随处可见穿着短袖短裤短裙的行人。

吃完面煎粿跟蒜蓉鸭,这时候来上一碗四果汤就很舒服。

所谓四果汤,其实是一种甜品,有点像华南地区的清补凉,做法区别不大,只是叫法不同。

取红豆绿豆莲子银耳仙草冻芋圆西瓜等材料,加入糖水和刨冰,味甜爽口,清凉解毒。

一方水土孕育一方文化,海澄这边的特色美食也不少。

当然,鸡仔胎这种东西,陈景乐是不想尝试的。

专注美食并不意味着耽误正事。

这人在摊位面前,神念却早已扫遍半个海澄,将附近区县村庄的境主庙一一纳入麾下,进而朝鹭岛方向而去。

“境主庙多就是好啊!”

海澄这边的境主信仰,比之椹川还有过之而无不及,几乎每条村都有一座境主庙。

比如浦南这边有座境主庙,叫攀麟胜境。

门口一副对联攀虎加岭功德胜,麟龙湖江乾坤境。

横批合境平安。

看似韵脚不对的对联,其实是因为用本地方言来读,而“合境平安”四个字,几乎每座境主庙都有。

这跟椹川的境主文化就很相像了,椹川人也喜欢说合境平安。

境,是明清时期延续下来的基层政权管理单位,和铺相照应。在此之前,宋元时期常用乡、甲、里甲等政区系统,铺境是在原来基础上进一步下沉。

可以看作是当下的大队与自然村。

合境平安,意思就是保佑境内一切生灵平安无灾。

因为通常一境内,都是本宗族的族人,合境平安表达了普通人的美好祈愿,也有团结宗族的意思。

其次就是城皇庙。

海澄的城皇庙,是陈景乐走过这么多地方,目前见到过保存最多的,有古迹,也有千禧年后重建的,还有刚开始动工的。

刚动工的这个,毫无疑问,是得了上级的指示。

陈景乐对此已经见怪不怪。

总之海澄民间信仰之盛,有点远想象。

就在陈景乐东张西望时,突然动作一顿,心生感应,眉头微皱之余,放下手中的塑料勺子,掐指一算。

“嗯哼?事情似乎变得有意思起来了。”

【知时知晓天道运行的规律,掐指一算可以洞察天机,乃是未卜先知之术。】

陈景乐本来对占卜易数没什么研究的,奈何他有神通啊。不敢说无所不知,洞察过去未来、隔垣照见十方世界的地步,但至少在天机不受遮蔽的情况下,基本能捕捉到一些关键信息。

“我闻到了某种令人呕吐的气息。”

……

大埔村。

赵如玉紧张地接过大瓷碗,扑鼻而来是浓烈刺鼻的中药味,此时此刻,已经容不得她多想,看一眼眼前的曾阿婆跟旁边的李心岚,咬咬牙,果断大口喝下去,喝得干干净净。

李心岚的紧张丝毫不比她弱。

曾阿婆虽然相对镇定,可内心也是忐忑不安。

然而,众人还是低估了诡胎的力量。

喜欢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请大家收藏诡异复苏,我神明的身份瞒不住了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