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领主的我只想好好种田 第245节 (第2/2页)

北府军小队长小心翼翼问道:“莫非这位壮士是原北府军的将领之一?”

猛士昂首挺胸答道:“正是!”

“请在营外稍加等候,我们前去禀报将军。”

北府军小队长亲自去找谢玄。

谢玄正在营中筹备前去蓝田县招募北府军士卒时,突然听北府军小队长汇报,似乎是他的旧部前来投奔,于是谢玄亲自出营迎接。

谢玄在重建北府军之时,除了选拔优秀的兵源,谢玄还在打听北府军武将、谢氏武将的消息。

淝水之战,谢家除了谢玄,还有几个谢氏武将参与大战,也有一些能力。

如果可以找到这批旧将,自然最好,谢玄也用的顺手,不必与其他武将重新磨合。

谢玄来到北府军营地外面,在外面有一个面色紫赤的壮汉矗立在营外,双手交叉放在健硕的胸前,不可一世。

以他的武勇,足以横行一方,在这群北府军新兵面前,展现出高傲的一面。

只是恃才傲物的此人见到谢玄出来,露出欣喜若狂的表情,不复之前的高傲,赶紧上前,对谢玄行礼:“北府参军刘牢之,拜见将军!”

第二百零七章 北府参军刘牢之

“刘牢之,竟然是你。”

谢玄看到北府军营地外面矗立的武将是参军刘牢之,也深感意外。

刘牢之是谢玄组建的第一批北府军招揽的武将,也是谢玄手底下最得力的干将。

北府军挑选的武将,与谢氏武将不同,都是江北勇猛雄壮之士,他们拥有东晋小朝廷缺少的血性。

“末将这些时日在陇山建立坞堡,召集流民,本来也组建了一支北府军。但突然遭到蒙骜、蒙武大量兵马攻击,不敌之下,末将组建的北府军全军覆没。听说将军出现在关中,故此前来投靠。不知道将军是否还愿意收留?”

刘牢之在谢玄面前,显得恭恭敬敬。

毕竟谢玄这支北府军,才是真正的主干。

没有谢玄的北府军,刘牢之也不能在东晋叱咤风云。

当时的东晋,基本上谁掌握北府军,就会成为各方拉拢的对象。

在谢玄死后,刘牢之顺理成章成为北府军众人的首领。

“陇山?蒙骜、蒙武?蒙家军?”

谢玄从刘牢之这里,得到了一些重要的禀报。

出现在陇山附近的兵马,主将是秦国的蒙骜、蒙武。

“不错,我们北府军在对付胡人时,有巨大优势,但与其他汉人兵种内战,不占优势。我也不是蒙骜、蒙武父子的对手。”

刘牢之想到在陇山与蒙骜、蒙武交战,最终被对方的骑兵冲垮,依然心有余悸。

北府军对付胡人部落,拥有天赋“破虏”,无往而不利,而在内战中,北府军的天赋无效。

“你既然归队了,那么继续担任我的参军。”

谢玄收留了刘牢之。

刘牢之狂喜:“多谢将军!”

谢玄点头,对刘牢之实际上很是满意。

北府军缺少一员先锋大将,带头冲锋陷阵。

作为主将的谢玄自然不可能亲自陷阵,否则被流矢射杀,北府军会因此崩溃。

刘牢之勇猛善战,正好是北府先锋的最佳人选。

同时,刘牢之是谢玄招募的第一批北府军最杰出的武将,也是北府军第二代主将。

至于第三代主将刘裕,是谢玄死后才加入北府军的绝世军事天才,谢玄还不认识刘裕。

“我从河东带来的北府军,有一千人。在咸阳和长安招募的北府军,有三千人。合计四千人。接下来,我们前往蓝田、华阴等地方继续招揽北府军。甚至是去商州招募士卒。”

谢玄在咸阳、长安招募不到更多的优良兵源之后,于是先后辗转各地,招揽兵源。

一些穷山恶水的地方,民风剽悍,诞生优良兵源的概率更高。

谢玄在各地招揽北府军,而其他武将也在补充兵马。

俘虏的魏军、秦军被转职为夏军这边的兵种。

长水胡骑需要擅长骑射的匈奴人作为兵源,曳落河需要胡人部落的勇士,同样要擅长骑射。

乞活军、杨家军、种家军、白袍军、虎士这些高阶兵种需要汉人。

各个军团都在抢夺兵源,像是各个军团俘虏的魏军、秦军,都用来优先补充自己的缺额。

陈庆之组建白袍军,同样需要与北府军争夺兵源。

基本上适合北府军的兵源,也同样适合白袍军。

谢玄在蓝田县又招募了一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