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页 (第1/2页)

“前段时间我们驻队,去青山采集的松塔,大家也都是知道的。”

“如今松塔都晒干了,上万斤的松塔要采摘出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需要大家一起来帮忙。”

在下面要嚷嚷之前。

司务长又说了一句,“这些松子,本来也不是为了部队采摘的,那是为了大家采摘的。”

“为了大家年底能够多分一些好东西,这才有了这批松塔。”

眼见着不少人都听进去了。

赵春兰忍不住轻嗤一声,和沈美云窃窃私语。

“听听这话说的,还不是部队没钱,发不出来福利,这才去采摘松子,到头来倒是成了我们的问题了。”

说完这话后,她还去看了一眼沈秋梅,“你平日和你家那位吵架,吵不赢吧?”

就司务长这偷梁换柱的概念,一般人真弄不过。

沈秋梅表情复杂,“还真是。”

在家里吵架的时候,她从来都是吵不过司务长的。

对方的大道理一套一套的。

赵春兰同情道,“我教你个法子,以后但凡是他讲道理,你就把耳朵捂着,用着自己的观念和认知,与对方掰扯。”

“这样,你就不会被他带偏了。”

沈秋梅迟疑了下。

上面的司务长扫了过来,轻咳一声,“都听到了吗?”

“结婚的人,按照家庭来领,一个家庭三百斤松塔,不过剥出多少,都算自己个人的。”

“单身的人,按照一人一百斤的数量来领,剥了以后交给部队。”

这就是任务和福利的区别了。

不过,战士们都是下意识的服从了命令,而军嫂们转念想了下,三百斤的松塔,剥出来几十斤的上百斤的松子,应该是没问题的。

这样的话,松子便能从年底磕到年初了。

还不错。

大家都没有反对的。

于是,按照家庭为单位来领取松塔。

军嫂们一人三袋子,一袋子一百斤,她们提不动,好在有战士们来帮忙。

沈美云也不例外,一口气让人帮忙背了三袋子回去。

等三百斤的松塔背回去后,放在院子里面晒着的时候,她倒是头疼了起来。

“这要剥到什么时候了?”

这可不容易。

想了下,她找了一张毛毡布出来,用着棒槌跟着敲敲打打,第一遍的时候,倒是掉出来不少松子。

但是第二遍的时候,还有好多没张口的松塔,自然还藏着松子。

沈美云只能继续晒。

等这三百斤松塔全部剥完后。

漠河也下了第一场雪,鹅毛大雪下来,不一会的功夫,外面的天地就变成了一抹白色。

银装素裹,美不胜收。

屋里面在烧着炕,沈美云盘在炕上捡松子,这是第三道工序了。

把里面坏的松子全部都挑出来。

挑完了以后,就可以送去炒锅上炒熟了。

绵绵很乖,学校也放了寒假,所以都在家里猫冬呢,她看着沈美云在挑松子,便跟着坐在簸箕沿边。

跟着挑。

小的丢煤炉子里面烧了,大的则是单独放在簸箕里面。

“妈妈,我们得挑到什么时候啊?”

这么大一袋子呢。

三百斤的松塔,最后出了七十斤的松子,就这都算是出的比较多的量了。

有的嫂子家里,三百斤就出了四十斤松子。

只能说,松塔这玩意儿,看着多,真剥出来却没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