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页

这个李桥还真不知道,他笑着说道:“等我回去我打电话问问,有了消息就告诉你。好了,也不好让他们等太久。反正你也经常去省城,到时候过来找我。”

田韶笑着应了,然后送他到外头坐车。

李桥坐在车里朝她挥挥手,说道:“快回去吧!”

看着吉普车渐渐远去,田韶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真好,一切都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没有出现变故。

三魁看着离去的吉普车,却是问起了裴越:“表姐,姐夫什么时候回来探亲啊?奶奶跟我爹娘一直都说要见见呢!”

田韶看着他没说话。

三魁摸了下鼻子,心虚地说道:“表姐,我每次回去,奶奶跟爹娘都要问这个事。表姐,你就跟我说个确切的时间吧?不然,我都不敢回去了。”

田韶好笑道:“怎么,大舅跟大舅妈也怕裴越跑了?”

不得不说这家伙太会做了,每个月一个包裹雷打不动。有两次在外头出差,就寄了当地的特产。被她说了好几次邮费太贵不划算,他就改寄分量轻的东西。而他这一行为赢得了一大家子的喜欢。

田韶都觉得,这家伙怕是忘记他们是假情侣了。

三魁笑着说道:“那倒不是。我爹说表姐你聪明能干又漂亮,要他不珍惜是他没福气。就是我说表姐夫长得好,他们都很好奇。”

田韶给了他一个白眼。

三魁得不到答复不罢休:“表姐,姐夫到底什么时候能回来啊?”

田韶摇头说道:“他今年是不能回来了,明年开春后应该会回来。”

聊完裴越的事,田韶又问起了家里的事。李外婆中风以后行动不便,身边离不得人,所以现在大舅妈没出去干活,就留在家里照顾她跟几个孩子。而不像以前,李外婆照顾孩子,大舅妈跟着下地干活。

三魁脸上的笑容立即收了,说道:“奶奶比以前好多了,不仅能说话,还可以起身了,爹说等下个星期带她去医院复查。”

因为李外婆行动不便,得抬着出来,五个多小时的路程可不是一件轻省的事。只是没办法,在田家村住了一个月病情稳定李外婆就叫嚷着要进山,不同意就不吃药。最后,李大舅只能抬她进山了。

田韶说道:“下周就开学了。”

李三魁笑着说道:“就是开学了,爹才说服奶奶同意去医院检查。等开学,大宝二宝要去念书,娘就留在了田家村了。表姐,以后周日我都要回去了。”

李大奎原本是建四间屋的,但田韶借了两百块钱后他改主意盖了六间屋。当然,还另外借了钱,不过背债他也不后悔。因为四间屋住着还是有些挤,六间屋正好了。

“二表哥呢?”

李三魁脸上的笑容淡了一些,说道:“二哥被爹收拾了几次后,每天老老实实地干活,爹打猎也跟着去。只是二嫂,现在隔三差五就回娘家。”

“她这是还不死心?”

李三魁摇头说道:“我不知道她怎么想的,娘说了许多次她都当耳边风,二哥也打了她两次,可都拦不住。最后爹发了话,说不用管了由着她去。”

田韶觉得李二嫂再这样下去这个小家怕要散了,只是大舅跟大舅母都管不了,她也不去讨这个嫌。

过了几日,田韶一到厂里就被李爱华拉着外头说话了:“小韶,我听说图书馆的那位李桥,在离开之前特意跟你道别。”

田韶笑着说道:“不是道别,就是来告知我一声。爱华姐,老师这两年帮了我许多,《小英雄阿勇》是他帮我修改润色,所以才会那么精彩。对了,顾主编是他的学生,多亏了他我的书才会那么顺利出版。”

李爱华恍然大悟,说道:“我就说那个主编对你态度特别好,原来如此!小韶,你瞒得可真深,这么长时间我都不知道。”

田韶摇摇头。这事不是故意瞒着李爱华,而是李桥的身份敏感不愿跟信不过的人多接触。加上李爱华那时藏不住话,她也不敢说。

李爱华也没纠结这事,她笑着说道:“小韶,你今晚有没有时间,我爸妈想请你吃饭。”

田韶也没拒绝,只是说道:“我今天晚上有事,明日吧!”

以李父的敏锐,这么多人被调回去怕是已经察觉到局势有变了。就是不知道这次请她过去,是为公事还是为子女了。

“行,那就明日。”

(本章完)

李父的请求

如田韶所猜测的那样,李父请她吃饭确实是有事,他希望田韶能继续辅导李爱国。

田韶也没拒绝,笑着说道:“那让爱国弟弟星期天下去到我那儿,有什么不懂的我给他讲。”

她现在自己有房子,自然不可能再跑到李家这边给李爱国辅导功课。再者她虽然没写书,但也每天在看书做题,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做准备,所以也不得闲。若不是李家帮过她许多,她也不会答应这事。

李父见她这般爽快地答应,很高兴。

李爱国心里叫苦。他原本以为毕业参加了工作,不用再碰书本了,却没想到现在每天早晨还得背书复习以前的功课。现在更好,连唯一的周日都被剥削了。只是他现在年岁大了又参加了工作知道轻重,站起来给田韶道谢。

吃过饭,田韶就回去了。

李爱国等田韶一走,就问道:“爸,我都参加了工作还念什么书啊?”

之前父母跟他说,每一科达到七十分以上,到时给他争取去工农兵大学的推荐名额。结果毕业以后,父母告诉他说名额被人抢走了。行,官大一级压死人,父母争不过人他认。可现在好不容易参加工作,没想到还得继续念书,这就不能理解了。

李父知道若不给儿子一个解释,他不会认真学的:“前两日你二叔打电话给我,说上头现在正在商讨恢复高考这事。”

李远当年大学是在四九城念的,现在有不少同学都在那儿工作所以消息也灵通。他家老二不是读书的料,加上多年没碰书压根不指望,家里就李爱国念书还行。李选得了消息立即打电话给李父,将这事告诉他。

因为工农兵大学的名额被抢,李父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为了不让李爱国下乡,李母就将他安排进酒厂做个学徒。当然,这只是一个过度。

现在知道高考可能会恢复,哪怕李远不叮嘱他也不会让李爱国荒废了学业。这念了大学跟没念大学,天差地别。最好的例子就是他们兄弟,弟弟年纪轻轻就是省机械厂的总工,而他干了二十多年也才到这个位置,再往上升的空间也不大。要是小儿子考上了大学,将来会跟他叔叔一样前程光明。

李爱国惊了下,家里有过大学生哪能不知道高考意味着什么。不过他冷静下来后却怀疑这事,说道:“爸,这都多少年没高考了,怎么现在就要恢复了呢?爸,二叔是不是弄错了?”

他可不想每天苦哈哈地念书做题,然后高考又不能恢复,那做的就是无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