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页

李桂花摇头表示不清楚,说:“三魁走之前说要培训三个月,现在还没到时间。你啊,先让阿绣她们好好练,争取通过大师傅的考核。”

她理解这村民的急迫。像她大姐家,一大家子辛苦干一年也才能分到三百多块钱,可现在两兄弟在外干一个月就赚八十块,一年下来算下来能攒一千块。之前树根去相看被人嫌弃,可自牛家收到汇款单后,媒婆络绎不绝李姨妈都挑花眼。还是大哥知道这件事,去找他们夫妻谈了下,然后将媒婆都给拒绝了。

李大舅觉得树根既已经出去闯荡,不需要那么急地结婚,等在外干两三年,攒个厚的家底到时候能说到更好的亲事。

七婶犹豫了下问道:“桂花,能否问下你侄子,看看什么时候考核啊?我这天天七上八下的,睡都睡不好。”

李桂花这次很爽快地应下了:“行,等明日我让我当家的给三魁拍个电报,问他什么时候回来。”

若是以前李桂花可舍不得浪费这钱。虽只两三毛钱,但能吃几顿豆腐了,不过现在家里富裕了不差这两三毛了。

傍晚田大林回来,李桂花就与他说了这件事:“明日去打个电报问下,省得村里的人都悬着心。”

这种滋味她明白。当日田韶去考纺织厂的会计,等成绩的那两天她也是吃不好睡不着的,等两个月时间更是难熬了。

田大林应下了:“行,我明早就打电话问下三魁。”

他这些日子也被许多人询问,给他们个准确的日期自己耳朵也能清净下。

吃晚饭的时候,田大林与聂锁柱说道:“这拖拉机一共三千二百块钱,还是你大姐欠下大人情才买着的。人情只能委屈你大姐还了,但钱得你们自己出。”

聂锁柱忙道应该的。

田大林又与他算了一笔账:“你们放在我们这儿的钱,一共一千五百块,还差一千七。这钱呢争取今年还清。等欠债还清,以后每个月的利润你要交三分之二给我们。”

说完,他又加了一句:“你放心,这钱我跟你娘不会用,都给你们攒着。”

因为聂锁柱是上门女婿,将来干了对不起二丫的事两人过不下去了,这些财产都要归二丫的。许多女人招婿,等老人离开后就让改姓。之前田大林也有此担心,但现在却没有了。二丫是个不中用,但还有大女儿呢!他相信,田韶不会看着他断子绝孙的。

聂锁柱没有二话,点头应下了:“爹,还跟以前一样,赚的钱都给你们保管,我们要用大钱再跟你们要。”

有了拖拉机,聂锁柱收的菜的数量立即翻了好几倍。他带着田大林将车开到县城一个岔口叫卖,这个岔口是去往自由菜市场必经之路。

众人看到一车的菜,而且那菜水灵灵的,都上前问价钱。听到跟自由市场一样的价,许多人也懒得跑了,直接在他这儿买。

聂锁柱不仅收蔬菜还收鸡蛋跟鸡鸭鹅等东西,算起来东西很齐全了,要买什么都能买着。

国人喜欢热闹,见一大堆人在那儿也都围过去。

一车的菜,卖了一个多小时就只剩下三分之一了。聂锁柱又将车开去了纺织厂门口,将相熟那几家定的菜送了去。等他回去后,就看见田大林在那儿给人称菜。

田韶之前不让李桂花帮着卖菜,是认为白日要做一天活,大清早还得起来卖菜身体受不住。但田大林只是扫地且一天也就忙三四个小时,活儿不累,所以不干预。

聂锁柱本来要给田大林工钱,但被夫妻两人拒绝了。反正赚的钱大部分都上交给他们,这工钱给了也是左手倒右手,没必要。

田大林看着剩下的几框菜,与聂锁柱说道:“这些菜拿去自由市场卖吧?”

聂锁柱笑着道:“爹,不着急,你回去吃早饭吧,我再卖一会。”

卖菜比下地干活赚得多得多,加上现在管得也没那么严,所以聂锁柱现在已经不上工了。因为有招工的事在,村里人也没人吱声,若换成以前早有人喊叫了。

田大林在学校打扫完后,就去了邮局给三魁打电报。 _o_ 结果下午就得了回复,说三魁已经在回来的路上了。

当日下午学校有事,五点多他才回家。这时天已经快黑了,赶夜路又很危险,在四丫跟五丫的强烈反对下他当日没回去。

田韶跟六丫在家时,这两姑娘每天除了干活家里的事都不管的。可等六丫考出去以后,家里的事她们也都开始参与了。虽然有些想法还很稚嫩,但在得了田韶的夸赞以后两人还真管起了家里的事来。

第二天一大早,田大林就骑着自行车回家,跟田大林与李大舅汇报了这个好消息。

李大舅听到三魁前天晚上就坐车回来,算了下今日就该了:“可能要在省城办事耽搁了,妹夫,村里人问起就说他过两日回来。”

不能给确切的时间,不然三魁没在他们说的时间回来,村里的人会一直到家里来问。这些日子,田李两家都被问得头大。

事实证明李大舅的顾虑是对的,三魁在省城呆了两天才回来。他不是一个人回来,而是将之前的两位大师傅也请了过来。

这两位大师傅在省制衣厂干了三十年才退休,是老员工了。也是庄亦鹏给的报酬丰厚,她们才接了这事,不然谁愿意坐这么久的车,颠得不行。

正月里李桂花她们挑选了六十个人。两位大师傅当时进行了第一轮筛选,淘汰了十个人,然后她们留在田家村教了这些人十五天就回去了。

听到两位大师傅来了,通过第一轮的众人都开始绷紧了神经。只是经了田桃的事,在第一轮筛选的时候田大林就对外说了,招工考核流程是大老板制定的。想被录取只能靠自己的本事,找谁都没用。

三魁知道这些人紧张想早些完成考核,他自己也想早些将这事办完。只是两位大师傅都是五十多岁的人,坐了一天的车都累着,所以只能安排在第二天进行考核。

服装厂只招四十个人,而现在有五十个人参加第二轮考试,除了像水仙这样对自己手艺有信心的。其他手艺勉强过关的,当天晚上都转辗反侧难以入眠。

两位大师傅是得庄亦鹏的叮嘱,所以第二轮考核很严格。本来要四十个名额,结果只有三十六个过关。

通过考核的人眉开眼笑,没通过的人抱头痛哭。其中有个姑娘比较细心,发现。

录取名额没满四十个,她对两位大师傅提出了质疑:“这次过来招四十个人,为何你们只招三十六个?还有四个名额,你们是不是准备给自己家人。”

其中以为大师傅听到这话,冷着脸说道:“我家里人都有工作,用不着千里迢迢跑羊城去。至于说为何选三十六个人,自然是你们水平太差了。”

另外一位大师傅加了一句:“就你们的水平,要按照我们工厂招人的标准,也就前十个能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