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页 (第1/2页)

江东王淡淡一笑,摇头道:“孤已经离开京城多年,闲散宗室一个,学业荒废,谈何才华。再说了,孤这副病恹恹的身子,只怕也是有心无力。”

凌霄想了想,颔首:“也好。我如今到了扬州,三哥哥在九江,倒能与我相互照应。”

江东王将一盘点心推到她面前,道:“听怀恩说,上回他去扬州给你送贺礼时,曾邀你来九江做客,可你推辞了。孤那时便想着,不如自己到扬州去看看你。可那时接连得了风寒,终又不能成行。”

凌霄道:“我也是一直想来,可道路上匪患频出,下面的人整日怕这怕那,我哪里也去不了。如今三哥哥就要成亲了,我想着,莫说匪患,便是天兵天将挡道,我也要一路杀过来,不可缺了席。”

江东王微笑:“难得你一番心意,孤心领了。你我多年未见,孤总害怕礼数不周,薄待了你。在这王府之中,你若有什么不惯的地方,万万要告知孤才是。”

凌霄也笑:“哪有什么不称意,能见着三哥哥,我高兴还来不及。”

兄妹二人说说笑笑,寒暄了一会,江东王又道:“说起来,你怎的突然搬到扬州来住了?”

终于说到这个了。

凌霄吃了一块香糕,用绢帕拭了拭唇角,脸上忽而浮起羞赧之色。

“三哥哥可还记得沈劭?”她问。

“记得。”江东王道,“孤近日听说,他当年竟是未死。如今,皇上将他任命为扬州知府。”

“正是。”凌霄神色感慨,“当年,我以为他死了,还难过了许久。不想,他如今又回来了。”

江东王眉梢一挑,问:“你莫非是为了他?”

凌霄轻轻点头。

“皇上说沈劭未死时,我就动了这个念头。”她说,“正巧那时在宫里和太后闹了不痛快,二哥哥想着没法把我留在宫里,若放到行宫又太冷清,索性随了我的兴,让我到扬州小住。”

她脸上露出喜色:“二哥哥也知道我的心思,还给他封了一个知府。”

江东王喝一口茶,脸上带着淡笑。

“如此说来,你与沈劭好事将近了?”

替身(中)

“那却不是。”凌霄忽而撇了撇嘴,“沈劭那木头,与当年相比,似换了个人一样。我跟他见过几次,话拢总也没说过几句。他对我冷淡得很,我莫非要舔着脸凑上去?我看他流落在外数年,怕是连脑子也不好使了。三哥哥评评理,他如今能当上扬州知府,还不是托了我的福,简直不知好歹。”

江东王仍淡笑着,喝一口茶,道:“凌霄,听孤一句话。这沈劭既然在外沦落多年,怕是早已性情大变。纵然他仍是他,也不是从前的侯府公子了。你是公主,天下可选的男子多了去了,不必只看着他一个。”

凌霄的神色仍是别扭,嘟哝道:“我虽是公主,却每日关在深宫里,哪里能见过几个男子,又到哪里挑选去。我可不像三哥哥,看上了谁就选谁做王妃,不必别人置喙。”

说罢,她似想到什么,笑嘻嘻道:“话说回来,三哥哥是怎么瞧上那李家闺秀的?莫非在当年京师时就瞧上了?”

她的眼神亮晶晶,似颇感兴趣。

江东王笑了笑,垂眸间,露出些许温柔之色。

“早年在京师时,孤时常能见到她。”他缓缓往茶杯上锤一口气,姿态优雅,“于孤而言,她并非生人,无论出身还是性情,皆与孤合宜,乃王妃上佳之选。”

性情么……

凌霄心底颇有些不以为然,继续道:“如此说来,三哥哥对她颇有些了解,并非平日照照面而已?”

“她在书画上的造诣颇高。孤当年在京师时,每与她在书院共赏字画,总有收获。后来到了九江,每次再看字画,都会想起她。孤远离京师,方明白知己难求,心里头对她反倒越发难忘。”

这话,说得颇是平顺,让人品不出真心还是假意。

凌霄看着江东王,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