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页 (第1/2页)

他一边听着旁人说话,一边不时将目光望向殿外。

梁王妃自是看出了他的心思,微微一笑,道:“皇上可是在等女史?”

皇帝收回视线,笑了笑,没有否认。

看着他的模样,梁王妃颇是欷歔。

皇帝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自幼时起,这就是个不爱将喜怒形于色的人,所有心思都深藏不露。也只有现在,梁王妃才觉得,他终是变得开怀了些。

而这一切,都是那位晏女史带来的。

“皇上放心。”梁王妃道,“我方才已经遣人抬了肩舆去接,只消片刻,女史就到了。”

皇帝颔首:“多谢伯母。”

梁王妃还要说话,一名太监匆匆从后面过来,到了跟前,向她行礼。

“王妃,”他说,“奴才几个到凝秀斋去接晏女史,却并未见到他。凝秀斋里的人说,她已经过来了,不知……”

梁王妃露出讶色:“过来了?可说了她何时过来?”

“说晏女史前脚才离开,奴才就到了。奴才于是赶紧回来,到处问了问,却说不知晏女史在何处。”

梁王妃大惑不解,不由看向皇帝。

却见他已然变色,一下从座上站了起来。

夜色沉下,天空之中盖着浓云,不见星月。

不过太监们手上的灯足够照明,月夕走在园子里青石铺就的道路上,落下淡淡的影子。

如那位太监所言。穿过东边园子,没多久,果然看到了一道小桥。

它修得极其漂亮,在灯笼的光照下,精致的金饰在朱漆上生明艳生辉。

领头的太监上了桥,回头恭敬地对月夕道:“女史小心石阶。”

月夕应一声,忽而发现大殿那边的歌乐之声不知什么时候听不到了,这个地方,似乎比先前更远。而这一段路,她已经走了好一会,显然并不近。

“大殿在何处?”月夕问道。

“就在那边。”太监指了指远处,“天色暗,女史大约看不清。”

月夕望去,果然,桥那边,高高的树木后面,巨大殿顶的一角若隐若现。

她随即踏上时节,走上桥去。

这道桥,窄窄的,只能并行两人,却颇有些长。

下方是一道小河,据说是从园外开渠引来的,转为了营造园内水景,挖得颇深。

风吹来,带着流水的气息。

“你叫什么名字。”在桥上走着的时候,月夕忽而问道。

“奴才名叫王平。”太监道。

月夕还要再问,忽然,身后一名太监道:“快看,河里可是有人落了水?”

她讶然,转头望去。

可就在此时,背上突然被人一推。

她无从防备,被巨大的力道掼着,一下翻过了栏杆。

溺水(上)

月夕小时候溺过水,知道溺水是什么感觉。

人在水里脚不着地,只能奋力挣扎,却是徒劳。

这河里的水比从前任何一次都更加冰凉,也更加深。月夕手脚并用,想浮出水面,不料,有人一道入了水,死死地将她往水里按。

恐惧,比河水更甚,从四面八方朝她涌来。

月夕呛咳着,却愈发让水涌入口鼻,呼吸变得困难。

上上次,是父亲救了她。

上次,是皇帝。

这一次,父亲不在了,皇帝在大殿里宴饮,自己终于孤立无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