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大夏版工业革命 (第1/3页)

所以这些匠人考试通过入职后,每天还要上一个时辰的文化课,学习识字,以及编汇教材。

当然,一级考的孩子,则是文化课和实践课同时学的。文化课主要是理数化,教材是李凌薇和季清哲一起编的。

主要是李凌薇从空间找理科教材,然后以这个时代的口吻叙述,季清哲来编写。

一开始的时候,季清哲还跟得上李凌薇的思路,但是很快,他就跟不上了。变成了李凌薇先教他,他才知道怎么编写。

所以这理科教材只编到小学部份,更高深的得季清哲学会了再慢慢编。

李凌薇能感觉到,在两人合作写教材的这段时间,季清哲对她的态度由对君王的恭敬,多了一份对大师的尊敬。

嗯,折服于本王的学识之下了吧!

李凌薇能想像,最多十年,她就能拥有一批理论与实践皆是这个时代最强的人才。

到那时,蒸汽机再造不出来,她干脆买块豆腐撞死算了!

最后则是女子招生,这个还是一样,主要招女工和后勤女兵,其中医护招的最多。

自从给各路军配了军医和医护,大家就现,这重伤将士死亡率大大下降,以前重伤者十之八九死在伤兵营里。

而现在,最多一、两个会亡故。这其中灵露的功劳不小,但是医护后期护理的功劳同样很大。

所以女护士成了军中最抢手的资源,龙游军可没有‘女人上战场晦气’一说,女兵、女医护、女斥候,都是一等一的好手。

随着龙游军越来越壮大,女护士就显得怎么都不够用。所以这次大招考,女子试放宽了条件,提高了待遇,让更多的女子能有一份谋生的工作。

随着大规模的三招考试展开,除了严州、抚州等江南道的大州,蜀中、闽州等李凌薇没涉足,但是有龙游军的各大州,也同时展开。

就在李凌薇思索该拿滇州怎么办之时,滇州楚家主动告示,尊大夏长公主李凌薇为王,遵丛龙游律法。

楚家这般乖觉,李凌薇倒不诧异,与季清哲道“看来余飞龙在岭南练兵,滇州一直关注着呢。”

季清哲轻笑道“余将军本就想夺回交趾一带,只要练兵只用上火药,楚家再稍做打听,便知凭他们的军力,完全不是余将军的对手。

早日归顺王上,才是最好的出路。”

李凌薇点头道“其实本王也不打算在滇州用兵,早在我还在龙游县的时候,就有派商队去茶马古道,买高原部落的战马。

那时滇州并非打压龙游商队,龙游的货物在滇州卖的很好,可见楚家并非独霸一方。”

季清哲眼眸一沉道“臣打探到当时鞑子入蜀,蜀中许多士族官员匆匆南逃,不敢逃到岭南,很多逃进了滇州。

不知这些人入滇,会不会怂恿楚家生事?”

李凌薇思索片刻后道“既如此,那便下令给楚家,既要遵龙游律法,那便把土地改革制、户藉制一并遵照了。

不从者,依律诛杀!本王到要看看,那些人还能往哪跑?”

暂时不用出兵的事,让李凌薇放松不少,政务之事有季清哲帮衬,她只需要提出改革制度,季清哲自会帮她完善。

这让她有时间进空间探索,因为沈秋阳的变化太大,她担心再不回家一趟,沈亮会以为儿子换人了。

就放沈秋阳一个长假,带着他自己种出来的良种,牧出来的牛、马回台州。当然,还带了李凌薇亲封的正四品司农官。

也算是让他衣锦还乡,风光一把。这让沈秋阳喜的见牙不见眼,还把沈小红给带上同行。

一时空间只有李凌薇一人,她能好好探索。当现自己能用意识控制田地,成熟的庄稼自动收割,牧草切碎,田地耕犁……

她心一喜,还真像玩农庄游戏呢,手指一点,什么活都干完了。

沈秋阳在里面可是实打实地干活,犁田犁的手上全是老茧。

如此一来她收良种的度更快了,麦子、水稻、土豆、玉米、红薯、南瓜、高粱……全种上高产的口粮。

提前为明年春播做准备。

当龙游军来报,军中开垦的囤田太多,但龙游那边送来的菜种子不够时,李凌薇又专门种了一批蔬菜收集种子。

其中番茄和辣椒最受欢迎,她便多种这两样,又传授做番茄酱和辣椒酱,不光军中爱吃,还能卖到各地去。

因为季清哲给了岭南和台州各一份南洋的海航图,加上造船业的提高,龙游海师称霸南海,只要船上有女王旗,便无海盗敢靠近。

这让海商比活跃百倍,除了官方的商船,私家商船只要交一些费用,便能跟官船同行。

一时海商兴起,严州各大工坊收到的订单,硬是排到一年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