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繁忙的政事 (第1/3页)

二月燕京城最盛大的两件事,一是蜀中地震后的重建问题,燕京报已经专门开了一个专栏,每天时事跟进重建的进度。

目地是让百姓有种参与感,能看到天灾之后女帝的赈灾手段。潜移默化地让百姓不再惧怕天灾。

不,应该说不再惧怕天灾后无人管他们。就像前朝一样,天灾之后,饿殍遍野,活人相食……

如果天灾之后,都能如蜀中这样,有国相亲自去赈灾,灾民得到安置。

贪官杀了祭亡灵,连死人都能得到安葬,而不是随便弃尸荒野。官府帮助重建家园……

这样一来,天灾好像也没什么可怕的了。相信龙游军,相信女帝就行了。

正德帝年前,每每天灾之后,民间都会有邪教兴起,因为受灾的百姓得不到官府的救助,只能去祈求神灵。

而女帝登基之后,严厉打击邪教惑民,诸如水患拿女子祭河神,台风拿小儿祭龙王之事。

不论你是得道高僧,还是有名的道士,但凡敢如此行事,都会被龙游军诛杀。

更别说那些跳大神、请大仙、养家伙、问米婆之流,专门坑百姓钱财,残害人命,更是官府主要打击对象。

可是相对地,天灾时百姓没了能祈求的神灵,心没了依靠,便很容易被人蛊惑。

如果在这时,龙游军能成为他们的主心骨,相信以后龙游军就是他们的‘神灵’。

就这样,蜀中地震,虽然死伤了无数百姓,损失无数财物,但对于龙游军和百姓和团结,到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燕京报的第二大版块,则被陇右牧守施诚举办的科技院考试,占据了。

考场安排在燕京贡院,也是会试的考场,女帝特批,科技院招生考试也用贡院。

全场录取三百人,头三名女帝亲自赐予六品官职,前一百名为七品官,中一百名为八品官,后一百名为九名官。

其待遇只比会试略低一点而已,可见女帝对科技院考试的重视。

奖励登报后,天下学子都沸腾了,这是一个信号,以后科技院的考试跟会试大差不差。

这是在鼓励天下学子,屡试不中者,可改变学习方向,学格物和数学,参加科技院考试。

施诚本来担心来报考的人不多,毕竟学子更想考会试中进士当官,那才是正统官。

进了科技院,一辈子就跟工科、军科打交道,这些机构是不涉政的。这天下读书人,自然都想进官场一展抱负。

李凌薇安慰施诚不要灰心,哪怕这一届科技院考试没太多人报名,待科技院做出成绩。

里面的官吏升职快,朝廷给的赏赐高,让天下人看到进科技院并不比当官差,下一届招生必会有很多人报名。

并且,如今她大力推行教育,最多十年,新时代的青年长成,读书人遍地都是。

不可能人人当官,自然会分流到别的机构,只要朝廷不给出‘只有当官才是读书人的出路’这么极端地示范。

给予科技院、医科院、农科院、海航等等机构同样的待遇和尊重,在社会地位上,这些人甚至比官员更受人尊敬。

青年们肯定愿意投身到这些机构做事,而不是只盯着官场。

李凌薇的话也只给了施诚一点点安慰而已,因为他心急啊!

他手里有太多项目陷入僵局,他太需要帮手,他等不到十年后啊!

故而除了招生考试之后,他还多次询问李凌薇“那希腊学者具体位置在何处?

等臣回陇右,便让莫将军立即去‘请’一些回来。”

李凌薇失笑,请字用的好,没错,女帝已经决定暂不动对欧战争,但咱们可以‘请’人回来。

很快到了二月初一,科技学正式报名的日子。

李凌薇下朝后白龙鱼服,和施诚、紫莞以及十几个禁军护卫一起,前往贡院看情况。

还未走到贡院,路便堵的寸步难行,除了有轨车道那条路,其他的道路全部停满了马车、驴车以及步行的人。

施诚激动难掩“这些都是来报名的吗?”

紫莞不许李凌薇去人群中挤,理智地道“陛下回宫等贡院这边上报情况,更妥当。”

李凌薇点头“那朕便不进去,施诚你呢?”

施诚急道“臣要去看看,他们是不是理解错了考试条件?该不会大字不识一个的工匠也跑来报名了吧?”

李凌薇先撤,把一半护卫留给施诚,不过她没回宫,而是去了皇家校场,里面有几支军队,正在准备三月围猎时的比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