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莫天寅西征‘请’学者 (第1/3页)

当夜,洛白点兵五千,和高明一起偷袭登6萨摩岛。

沈秋阳带着留下的一千兵和四艘战船,藏身于离萨摩最近的一个小荒岛上。

本来要跟着洛白一起登6的女兵团长红袖,被洛白留了下来,让她协助沈秋阳看护好四艘战船。

一场孤军深入敌后的大战,即将上演。

与此同时,洛将军平安的消息也送到了李凌薇的案前,是季清哲亲自将消息送达的。

“从琉球岛传回的情报,洛将军遇到飓风才迷了航。”

李凌薇轻轻点头,只是那伸向密报,微微颤抖的手指,让季清哲知道,她的心有多欢喜。

季清哲抬眸看了一眼,陛下眼下的乌青,又尖了一些的下巴,还有那伸出来的纤细手腕。

皆在显示,洛将军失踪的这段时间,她是多么地担忧。食不知味,夜不能寐。

心头微微一颤,季清哲只觉一股闷火在心底酝酿,恨不得狠狠打一顿洛白,可惜他人在天边。

“陛下再莫为洛将军担忧,他即平安无事,想必很快就会和台州新军会合,强攻倭国。”

李凌薇微微点头,仗怎么打,她没法干预。海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她这边想到一个主意,传到洛白那里,情况早就变了。

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传令台州府,全力配合海军作战,物资备足,全力配合。”

季清哲应下,又听她轻声道“传信给台州金燕子,洛将军和台州新军的情况,随时汇报。”

此刻,不光是他俩,高句丽的沈亮和赵刚,岭南的余飞龙,都觉得洛白很快就会和台州新军会师。

谁也没想到,倭军会在琉球群岛海域布防,而洛白挺而走险,选择孤军深入。

五月的南海打的是热火朝天,先灭高句丽,又打倭国。朝堂和民间,所有人的目光似乎都盯着海上。

虽然看不见,但一点也不妨碍他们讨论。每一期的军事报出来,都生抢购事件。

每一家茶楼酒馆,都有专门讲解最新战情的人。

待进入酷热的六月,大家才将目光从关注海战,移到沈大将军押高句丽王室回燕京的行程上面。

算着那高句丽皇室还有多久能到达?女帝会准备什么样的祭典?是否会让高句丽王室在祭典上献舞?

这也是一惯传统,被圈禁的战败国王室,余生唯一的作用就是在庆典上献个舞……

与百姓关注点不同的是,李凌薇对高句丽王室一点也不感兴趣,有官员建议将高句丽王父子三人全杀了。

但季清哲和更多的官员,则认为杀了不如圈禁,目前高句丽百姓的反抗情绪还比较严重。

若王室三人平安在燕京,反军也会收敛。

季清哲献计,先将这父子三人圈禁燕京,赵刚在高句丽扶持一个王室公主,安抚百姓。

过了几年傀儡公主成了吉祥物,高句丽彻底汉化,这边的父子三人也就没用了,那时是杀是圈禁,也就无人在意了。

李凌薇同意了这个计策,全权交给季清哲和赵刚来执行,她要的是高句丽汉化,彻彻底底地从一个小国,变成大夏的三个郡。

就在她才将目光从高句丽上面移开的时候,陇右那边的密信接踵而来。

先是施诚反馈,虽然科学院增加了三百名学生,但几大研究还是没多大进步。

不论是石油、橡胶、蒸汽机,这些学生都是一无所知,需要从头学习。

接到这封密信的时候,季清哲觉得施诚是在隐晦地要经费,三百名官员入陇右,加上新增的科研项目,是需要一大笔开支的。

但李凌薇觉得不是,别人都觉得陇右是比漠北还要苦寒之地, 遍地黄沙,狼比人多,实难有产出。

实则陇右在施诚的操持下,有几个赚钱的大项目,葡萄酒、棉工纺、煤油、丰富的矿物质等等,加上跟西域各国通商。

陇右缺人,但不缺钱。

她静静地等着施诚的第二封信,果然,如她所料,是莫天寅请求出使西域,去希腊带回学者。

这一次李凌薇同意了,科研项目没有进步,不光施诚急,她也急啊。

光靠空间小白造蒸汽船,造先进军工,等到她头白了,大夏的战船也不可能征服四海。

还是得军工坊自己成长起来。

她没将莫天寅再次出使西域的事,放在朝堂上说。

百官还在为征倭之事争论,再来一个征西,定会说她好战,好大喜功。

只是下道秘旨,准了莫天寅的请求。

当然是不能瞒着季清哲的,季清哲一看莫天寅的密信,说是去请一些学者,就觉得好笑。

他会‘请’人?怕是将人家一家老小,连家里的狗都一并绑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