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长安① (第1/3页)

七月的长安城,依旧是热浪滚滚。

曾经的汉唐古都,如今却笼罩着战乱的阴影。

在这座大城的东面,有两军兵马在对峙。

而城内却是毫无反应,对人民来说,不管是谁占领了这里,日子都一样难过。

不过异族势力除外,长安人可没有忘记当年被吐蕃、回鹘占领时的惨状。

这些民族只想着劫掠破坏,不事生产,是个绝对的强盗。在他们眼中,这座城市就是他们的肥羊,是可以随便抢,随便夺的。

但是这里的政治意义又是十分巨大,不少政权夺得此地就是为了这个意味的。

当然对于这里的人民来说,这些又是另一种苦难的开始了。

风不留摘掉面具,混迹这城中被强行征去徭役的人群中。

从半年前开始,叛军领朱文均就命令手下的军队去强迫城里的男人都去参与建筑工事。不管老人还是小孩,也不管之前的身份高低,当然,朱文均及其手下的军队是不用做这些事的。

当然这也引了不少怨言,不过朱文均的军队拿着各种枪兵利器站在他们身后,很多人就沉默了。城门上挂着不少密密麻麻的人头,将之前朝廷派去的几个大臣的人头都给淹没了。

不过这么密集的人群也是风不留绝佳的机会,得以让他混迹于这黑压压的人群之中。

要藏起一棵树木的话,那最好的地点是森林;想要保存好一滴水,那最好的地方就是大海。

同理,想要好好隐藏自己,那当然是隐藏在人群之中。

和外界很多人想的不一样,怪盗风不留并没有一张祸国殃民的脸。严格说起来,他的长相还是有些平平无奇。

但是越是平平无奇的长相就越是能降低人的心防,降低人内心的警惕。风不留就是钻了这个空子,毕竟他的长相是那种见过就忘的那种类型,吸引不了任何人的注意。

但是他又喜欢吸引任何人的注意,所以他一来到长安,便想让这世间所有人知道自己来了长安,在城墙上盛大地留下自己的印记。

而且他还公开放出自己的犯罪预告。

风不留在城墙上表示,自己要在三天后偷走长安通化门的大门。

这个预告一出便掀起了轩然大波,风不留虽然在洛阳起家、在洛阳出名,但是并不代表长安人不知道他。

自从他那个标志性的留言“风不留声,雁不留痕;事来心现,事去心空”出现在城门上的墙壁时,所有人都被他的胆量给惊呆了。

众目睽睽之下,而且要偷走那么巨大的城门,这个小偷到底要如何做到?

有人想起不久前生在洛阳的那起偷窃事件,觉得这个在城门上公开布偷窃声明的人不是风不留,是某个不知目的的模仿犯。

因为风不留之前虽然张扬,但是可没有公然嚣张地说要偷城门,而且还将自己的目的大喇喇地写在重兵把守的城墙之上。

而且攻防双方都没有现当天有什么异常。

这个就是重点了。

如果一个人在城墙上写了这么多字都没引起巡逻士兵的注意,那么如果有一天,这个人对别的事物感兴趣了呢?

比如当刺客?

对峙的双方都如临大敌,虽然表面看上去没有什么特别的动作,不过在私下里却是加派了人手,重兵把守各个重要将领及主帅的营帐。同时也加强了对通化门一带的巡逻,不管是城里的还是城外的士兵,都会时不时地往城门那个方向瞥一眼,看看有没有什么可疑情况。

不过比起城外的王老将军,城头上的叛军更偏向于这个是风不留这个该死的小偷写的。

但是总有一些人向他进言说道,这墙头上的字应该是城外那些朝廷官军写的。

负责通化门的叛军领吴陵则没生好气地骂了他们一通。

“如果他们有这等爬上城墙却无声无息的本事,那他们还在城外等什么?”

“只是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我呸,他们要有这等本事,还会仅仅给我们一个下马威?”

“我听说狗皇帝对外面这王老黑的孙女十分苛刻,所以王老黑也就不那么专心打仗了?”

“我呸,不专心打仗才会害死他的孙女,你听说打败战能让狗皇帝放过他孙女?”

“那是……养寇自重?想拿咱们来要挟皇帝?”

“我呸你个狗x养的,谁特么是寇?怎么说话的?别忘了,外面老王头的军队的军粮都是皇帝给的,他们可不像咱们占了那么多地,隐匿了那么多户人口。皇帝不会容许他这么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