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宫变⑥ (第1/3页)

听到齐王大喊出来的那句话。

长生殿内的空气为之一滞。

皇帝躲在珠帘之后,看不出他具体的表情,不过他的右手手指不断敲打着玉座扶手上,也可以侧面看出他的心境;王贵妃靠在长椅上,表情淡然,倒是她身后的张尚宫却有些不敢置信。

刘贞亮低垂眼帘,不动声色地将所有人的反应都记在了心里。

皇帝陛下应该是在烦躁。

烦躁皇太子怎么现在才来,烦躁怎么平乱军队把皇太子给带来了,烦躁皇太子在平乱军中所占的地位。

烦躁之后怎么处理,才能不让两个儿子之间的平衡被今晚的这场宫变破坏掉。

刘贞亮太了解他了,毕竟他伺候了他快四十多年,也认识了他快四十多年。对于皇帝之后的大致想法和行为都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之前也提到过,这位皇帝并不是一个多在乎亲情的人。不,他的亲情都给了自己的姐妹和母亲,却没有将其分给自己的孩子们。可能是觉得孩子可以再生,但是自己必须放在第一位。孩子一多,就没有任何感觉了。

很多人说,坐在那个位置上,你的眼中就没有亲人朋友了。所见之处,皆是敌人。但是现在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不仅失去了所有的亲人,也没有得到任何一个朋友。

刘贞亮不认为自己是他的朋友,也不敢以朋友自居。高处不胜寒。恐怕皇帝自己也是那么认为的。

所以皇帝有时候会找他说话,貌似推心置腹,但是却从不信任他。皇帝渴望亲情,但是又拒绝信任。不过从他那个立场来看,的确是不敢随便相信任何一个人。

所以皇帝是孤独的,但是他自己有所感觉,但是却无法改变,只能在有生之年都被束缚在这无形的牢笼里。

害怕孤独,但是也害怕失去权力。

权力是会令人上瘾的,可以让人迷失在高高在上的快感里。

这屋子内外,哪个人不是为了它而展开殊死搏斗呢?

又有谁不是为它而心醉神迷呢?

啊,皇帝从那看上去就很不好坐的椅子上站起来了。这椅子,他们说是御座,刘贞亮也经常整理擦拭它,但是他并不觉得这椅子会好坐。

这椅子是由一整块的玉石雕刻而成的,整体呈半透明的白绿色。因为本质上还是石头,所以坐上去是一片冰凉。

听上去很舒服,但是实际上并非如此。长生殿的整体室温都比外面偏低,有时候墙上还会有水汽凝结而成的水珠。在这种环境里,人就很容易得风湿。而且再加上坐着这么一把冰冷的椅子,会更加刺激身体。

所以刘贞亮给这把椅子加上了一些布垫,摆上一些毛皮,在椅子旁的小桌上放上了新鲜的花束,美其名曰“装饰”。

皇帝也注意到了这个改变,不过他也只是摸了一下那椅子上新添加的那些布料,便坐了上去。刘贞亮也勤快地每天更换小桌上的鲜花,这让这间冰冷潮湿的屋子里显得有那么一点生气。

然后是皇帝沉迷炼丹,找了不少不知道哪里来的道士和尚开始在隔壁房间炼丹烧炉,总算是将这间屋子里的寒气给驱散不少。

但是……刘贞亮以为皇帝是想驱除寒湿气而找的道士,没想到他是真的信上了这个。

不说他了。反正之后有他忙的。

其实这些事情,皇帝完全可以交由下人们来处理,可是因为这种根深蒂固的不信任,让皇帝开始亲力亲为。

比如说涉及谋反,比如说涉及钱财。

王贵妃的话,应该现在的想法也是挺复杂的吧。

刘贞亮很早就听说,王贵妃对自己的两个儿子的态度完全不一样。对于长子,则是无比的溺爱和期望,而对小儿子则是不闻不问,放任生长。

长子被皇帝处死之后,她能够依仗的,也只有仅剩的小儿子。

她身后的王家,也的确将她的小儿子——原本的晋王拱上皇太子的地位,但是她本人依旧对这个孩子态度恶劣。

就连对待一个宫女,都比对自己的孩子态度要好得多。

以至于皇宫内外都有流言,说当今皇太子并非王贵妃所出,而是她阴取宫人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但是因为她已经有了长子,所以对这个小儿子一直态度恶劣。

还有更过分的流言,说当今皇太子并非皇室血脉,而是王贵妃和某个下贱之人的偷情产物,王贵妃每次看到皇太子便想起自己那一段不堪的往事,故而对他十分恶劣。

老实说,第二个传言比第一个更为让人津津乐道,也流传更广。因为第一个仔细推敲,也有不合理之处。

既然王贵妃已经有了长子,那么为什么还要夺取别人的孩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