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雨① (第1/2页)

乌云漫卷、狂风大作。天空中不时传来阵阵爆裂般的雷声。不一会儿便有豆大的雨点从天下掉落下来。

神都洛阳的街道上,有不少行人步履匆匆奔跑于各坊之间,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拿伞。他们奔跑过程中溅起的泥水弄脏了他们的衣袍,但是也有人躲在他人屋檐之下暂时避雨。

在西市的一个小小摊位上,一位读书人打扮的青年正飞快地将他摆出来的几本书往自己的背篓里扔。

这都是他这次好不容易选出来要卖的书,如果被雨淋湿了那就得不偿失了。

虽然他家祖上是帝国的开国功臣,但是如今早已家道中落。

是啊,现在离本朝开国多少年了?

他那位跟随本朝开国皇帝打天下的老祖宗早就化为了一把枯骨,而人生在世,那把枯骨可不能保佑子孙后代永享太平美满。

在老祖宗死后第二年,继任的皇帝就找了个由头降了他家的爵位和封地。但是因为这是普遍的现象,跟随开国的另外几家有的还在老人尸骨未寒的时候,被灭全族的。

所以他偶尔也抱怨一下那个皇帝,自己家辛辛苦苦跟着他一起打天下,没想到到头来却混了个全家白身的下场。

应该庆幸他们家跟随的皇帝不是刘邦,也不是朱元璋吗?

这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崔琰一边看着这无边的雨帘,一边将最后几本书扔进身后的背篓里。然后他拿厚布盖着,拆下从周围店铺借来的木板和椅子,躲进了身后的当铺。

崔琰向店铺的白胡子老板笑着点了点头,将拆下来的木板和椅子还给了对方。白胡子老板并没有用手去接,而是往屋子墙角那边一指。崔琰便乖乖地把淋湿的木板斜靠在墙角边晾干,椅子也就直接摆放一边。

其实他带来的书籍也有不少被淋湿了,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人的动作哪有天老爷快,在他一本本收的同时,那天降的大雨早就将他其他几本书给打湿了。

外面的雨越下越大,几乎没有人在这个时候在街上行走了。不少躲避不及,又没有带伞的行人也都如崔琰一般,就近走入最近的店铺避雨。还有不少人因为避雨的这段时间无所事事,正好在店里转了一圈,各种机缘之下便买了不少东西。

但是崔琰不一样,他可没有钱财来买东西,而且他避雨的地方是一间当铺,这里的东西大多比较贵重,人们一般会过来卖东西,而不是买东西。

崔琰一开始来到这里的时候,还找不到地方摆摊——他一开始去过书肆,但是书肆的老板翻看了他所抄的书籍,便直接说他的东西不值钱,书肆不收这种东西。

当然,他去了西市里的其他几家书肆也是一样。他们都不收他所抄写的东西。

所以后面他只好在这里摆个摊,希望能有人能够买下他抄的东西。

为了找可以铺开他所带来厚布的地方,崔琰足足找了好几个地方,最后才在这家当铺的旁边找到了一个地方。

当然,在别人的店铺门前摆摊,这是等于是来砸场子的。不一会儿,当铺里就有人走了出来,要崔琰到其他地方摆摊。可是就在崔琰收东西的时候,他眼前一亮,制止了崔琰的动作。

“这位后生,你是来卖书的吗?”

他盯着崔琰还摊在地上的那些东西,居高临下地问了一句。

“对啊。”

崔琰貌似无意地随口回答了他。

“那你愿意卖给我们店吗?”

他又说了一句,不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倒是看向了崔琰。

崔琰的动作停下来了,而且他还抬起了头。

“你们店?”

他往这个男人的身后扫了一眼。

“玉记当铺吗?”

男人点点头,然后在崔琰的面前蹲了下来。

“这位后生啊,我看你打扮得也像个读书人。你看,你来这里摆摊,说明西市的那几家书肆不收你的书。而且你的书根本也不是什么珍稀的东西,就算你在这里摆摊,也根本卖不出去,还不是给街坊邻居徒增笑料。要不,你就卖给我,这样你就可以早点回家了。读书人嘛,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谁会卖书呢?”

说完,他还对着崔琰挤了挤眼睛。崔琰注意到他带着幞头的头顶上有着不少花白的头。

明明年纪一大把了,还学人家小姑娘挤眉弄眼。

“不了,谢谢您的好意。我还是先在这里摆一阵子吧。”

那个人站了起来,头也不回地走回到店里去了。

果然,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崔琰知道这个人看上的,可不是他的书,而是别的东西。但是他这次来就是为了卖书,而不是其他的东西。

那个人刚才说的一句话挺对的。那就是“如果不是到了万不得已,谁会卖书呢”。

是啊,读书人谁喜欢卖自己的书呢?

一个个自以为斯文君子,不沾染这些商贾气息。但是那些双脚离地的模样,有几个是真正能有这个水平做事的?

他家里其实已经揭不开锅了。虽然穷,但是死要面子。老人们还死守着那份开国勋贵的骄傲,不肯出门进行商贾活动。

下地操劳其实也是可以的,但是因为经过了那么多代人的挥霍和皇帝时不时的削减,他们早就没有了多少土地。一些当初皇帝的御赐物品也被他们以各种渠道流了出去,换来一阵子的金钱。

可是坐吃山空也不是办法。自从世宗皇帝下令,开国勋戚不得参加科举之后,不少人也就断了走科考取士这条道。当崔琰开始读书的时候,家里不少人还骂他。

“你个败家子,知道读书要多少钱吗?你又不能参加科举,你读了也是白读!”

听听,这话说的,跟那些功利的商贾有什么两样?还看不起商贾呢。

唉,但是崔琰还是想方设法偷着读书,去一些私人教学的书院外面蹭课听,学会一些字和文章之后,他又去到处借书来抄写。

这些都是他偷偷摸摸地进行的。

当然,这一切都瞒不过他那些功利之心严重的家人。直到崔琰告诉他们说,帮人抄书也是可以换得一些润笔费的。她们的态度才变得好了一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