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第1/2页)

神都,洛阳城。

今天的皇帝显得格外烦躁,因为不少大臣因为旧都长安已平复,要求皇帝重返长安。

但是皇帝其实并不想回去。

原因很多,其中他目前唯一存活的儿子的母家现在在长安拥有极大的势力。尤其那个令人忌惮的兵权是重中之重。而且长安叛乱初定,很多乱党余孽都还在逃,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冒出来几个。皇帝一回到长安,就像是把自己送到对方的手掌心里,处处受制。

要是有不轨之人想要冒犯至尊,那么可下手的机会就太多太多了。

很多反王贵妃一派的人也暗地里察觉到皇帝这一隐秘而又公开的心思,纷纷上书反对现在重返长安。

在姚淑妃和她的儿子起事失败之后,王贵妃一党竟然无法让整个朝堂都往她一方倾斜。这里面皇帝的作用功不可没,但是其中还有另一股势力。那就是太子。

皇帝已经意识到太子也蠢蠢欲动了,但是他却对此进行了放任。这个儿子是他在那夜之后唯一的收获,但是还嫌稚嫩。

不过至少是不会甘心成为他那个母亲的傀儡了。现在皇帝则是以一种饶有兴趣的心态来看着另类的平衡对抗。而这次,天平的两端是原本站在一艘船上的母子。

这次上书的人不少都是或多或少受到了太子的授意吧。不过这些人可不知道他们其实已经在帮太子说话,他们不少人是之前姚淑妃的余党,王贵妃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些人已经完全被她的好儿子利用起来,成为对抗她的一把利刃。

可是谁都不是傻子,自然在王贵妃一党的人也是有注意到不对劲的人。比如礼部尚书崔永升,他就上了一道疏说明回到长安的好处,然后将之前议论的沸沸扬扬的那些利用都给驳斥了一遍。

反对者说王家坐大,他就在奏疏里说要将王氏将军调离军中,由新的将军前去接替,反正长安收复了,仗也打完了。或者直接由王将军带队继续去平定西北河北等不听话的藩镇。至于旧都长安存在的所谓叛逆余党,这个只需要设立一个鼓励百姓互相举报的奖罚措施就可以了。如果举报周围的人有和逆党勾结就可以得到赏钱,而家人有参与逆党的则要连坐,如果在官府现之前就大义灭亲的话,则可以不受此限制。

这一道奏疏在朝堂上掀起了巨大声浪。因为他里面提到的几个解决方式都是惊世骇俗的。尤其是那个将王氏调离军队或征讨北部藩镇,则被不少人当作了难的暴风眼。

当然王氏一族人看到这个奏疏就十分生气,这不是吃里扒外吗?所以他们打算给这个背叛者一个教训,毕竟他们一点都不想让自家的军队落入他人之手,更不想用那些军队去和藩镇硬碰硬,哪怕是暂时的都不行。

所以王氏一族已经有军阀的倾向了。

有时候,人对待背叛者比敌人还要心狠手辣。所以被当成背叛者的崔尚书就已经上了他们的格杀名单。

虽然崔尚书出身名门世家,但是崔氏早已败落,现在也是李武韦杨王的天下。一个败落的家族也不是什么可以值得忌惮的对手。

于是,一场谋杀就在光天化日之下开始了。

贞元十九年十月三日,天色未明,清晨的钟声刚刚敲响,崔永升离开自己住在靖良坊的大门,沿着那辽阔的道路左侧行进,准备进宫上朝。

清晨的洛阳城没有什么行人,这座城市还处于沉睡之中,只有路边卖早点的人6续打开店铺开始做起上朝官员的生意。

这时候崔永升骑着马,在仆人的牵引下,打着灯笼,慢慢在这夜明之前的黑暗之中开始着往常不变的日常生活。

崔永升今年五十八岁,在官场之上正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年龄。他已经身为六部尚书之一,再进一步入阁还是有很大希望的。尤其之前就有不少阁老是由六部尚书直接入内阁,成为帝国把控的舵手之一(当然,吏部尚书除外)。

这条道路他基本每天都要走个来回,已经是熟门熟路。崔永升因为年纪逐渐到了一定程度,晚上也有些睡不着,这时吹着那已经转秋的凉风,还是有些清醒的。

他骑着马出了靖安坊东门,走出了一段不远的距离,突然从路边水沟的树阴处冲出来一名刺客,蒙面黑衣,一上来就直接把仆人手中的灯笼给打灭了。仆人被这么突然一下子,开始厉声呵斥,但是却被藏在树上的刺客给一箭射倒。然后另一名不知从哪窜出来的蒙面者用大棒狠狠地打中崔元升的左腿,又将另一名仆人打倒在地。刺客牵着崔元升所骑之马,往东南方向拉了十几步之后便把马上的崔尚书给扯下来,割走他的脑袋扬长而去。

此事震惊了整个洛阳城。

但是基本上心里有数的人都知道凶手是谁。特别是皇太子,他已经在崔永升被刺杀之前就已经得知有人会对这个礼部尚书不利了。但是他知道这个消息,但是却没有及时对他示警。

因为如果真的这么做的话,那很有可能是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因为皇太子在众人的眼中就是其母亲王贵妃的傀儡,哪怕皇帝也看出他实际上并不甘心于此,但是长年的固有印象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通知对方不仅会暴露出自己的眼线,还会让自己的母亲对自己产生疑虑。皇太子也对自己的舅家十分不满,但是目前王家势大,他也担心一个处理不好就变前汉王莽,如果有所准备倒可以使其变为前汉霍家第二。

所以他强行按着自己那不安的心等待刺杀得手的消息传来。

他敢肯定,这件事不仅他的父亲不知道,他的母亲更不知道,一切都是由自己某个欠缺考虑的舅舅做出来的拍脑袋计策。当时就因为这个舅舅行为不考虑后果,所以他的外祖父——那位王老将军才没有带上他去长安镀军功回来。

而这将会成为他之后的人生中,最为后悔的一个决定。

被打倒在地的崔家的两个仆人的呼救声惊动了之后也从这条路上经过的其他官员。在宫中的皇帝和王贵妃分别从不同渠道听到了这个消息,都感到慌乱不已。

皇帝当然知道真凶是谁,但是却从未想到过他们的势力竟然猖狂至此。今天当街杀宰相,那明天是不是可以闯入长生殿行刺圣驾了?

想到这一点,他对自身的安全感到深深的忧虑。

想到这一点,他马上招手唤来贴身太监刘贞亮,要让刘贞亮统领的神武军围着长生殿保护自己。

刘贞亮也被这当街行凶给吓坏了。但是想到手上还有这么一支军队,也算有了依仗,便很快答应了。

听到神武军前来那铁甲摩擦的声音,皇帝倒是慢慢地放下心来。然后内心就开始犯了愁,要怎么处理王氏比较好呢?

想到这里,他马上取消了朝会,要求所有阁老和六部尚书前来面圣。

……

瑶光殿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