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嘎小子

好书推荐: 西域风寒

南星娘诧异地望着胡县令问“巡抚大人官大位高,怎么知道我家南星这个小顽童?”

胡县令哈哈大笑“真是不打不相识。就是去年南星让老爷绕‘城’那次。那个老爷就是蔡巡抚大人呀。”

南星母亲连连说“小小顽童,不懂事理,得罪了巡抚大人,还请胡大人在蔡巡抚面前多多美言。回来后,我把他好一顿数落。至于说才华,实在不敢当,他只是比别的孩子爱学习罢了。我和他爹早就有心让他读书,只是——”女人用眼环视了一下贫穷破烂的家,难为情地欲言又止。

胡县令见南星家虽系官宦之门,却处处透出困窘之状,料知生活困难,就同情地说“倘是学费方面有困难,我可代为筹措一些……”

南星母亲赶紧说“那就不必了。这几年连年水旱灾害,百姓穷苦,官府恐怕也不宽裕,还是用来赈济别的穷人吧。我们全家节俭一些,设法让他读书就是了。大人的好意,我一家心领了,太感谢您了。”

胡县令顺水推舟“也好,这样本官也就放心了。我即刻回复巡抚大人。如果再有困难,请告知本官就是了。”

说完,上轿出了门。

小南星上学了。这是本乡的一所私塾。先生是一位7 o多岁终生不得志的老秀才。先生孤身一人,并无家室,唯一的生活来源就是学生交纳的学费,因此,生活十分困窘。先生嗜酒,还爱赌几个小钱。私塾里共有1o来个学生,大多是富家子弟,学习成绩虽不好,但钱财却很宽裕。为了少挨先生打,他们常从家里偷来钱或物来孝敬先生。所以,虽然学习方面先生说起他们来直摇头,但常常对他们关照。

赵南星学习成绩虽然出类拔萃,但他家境贫寒,除勉强交上学费外,实在没钱再孝敬先生。又整天穿破烂衣服,先生打心里看不起南星。

这天下午,先生喝完酒又同别人小赌了一把,把身上带的钱输了个精光不算,还将身上穿的大褂押在了那儿,心中窝了一肚子火。晚上睡觉前,他跌跌撞撞地走进厕所,现尿盆被打破了。

“哪个王八羔子干的坏事?”先生嘟嘟囔囔地骂道。害得他晚上往厕所跑了好几趟,着凉闹起了感冒。老先生本来赌输钱憋着邪火,又见尿盆被打破了,更是火上浇油,直气得七窍生烟。

原来,这是一个富家嘎小子干的坏事,怕挨老师揍,就恶人先告状,打小报告说是南星干的。老先生的火正无处泄,听了嘎小子的谗言,就不分青红皂白,也不听南星分辩,抄起枣木棍子把南星痛打了一顿。打得他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南星无端挨打,心中很是气愤,暗暗誓要报复老先生一回,捉弄捉弄他,也好解心头之恨。

过了几天,他看到厕所里栽的那个木头橛子,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心里想出了嘎主意。原来,老先生年纪大了,腿脚不好,蹲下解大便时,手里得扒个牢固地方,不然站不起来。南星偷偷把木橛子拔下来,故意在上面歪歪扭扭写上“赵南星拔橛”五个字,又悄悄地按原样栽下去。

凌晨,先生解完大便,手抓那个木橛一使劲,只听“咕咚”一声,往后一仰摔了个屁股墩儿,连屎带屎蹲了一裤子。这下可把他的鼻子气歪了。这他娘的怎么回事?昨天橛子还好好的,怎么今天这么松,还没使劲就拔下来了呢?准是哪个小子撒坏、捣鬼,干了这件操蛋事。他把橛子拿到亮处一看,见木橛上歪歪扭扭地写着“赵南星拔橛”。

“哈哈,赵南星你个臭小子,果然让我抓住了把柄,如果说上次是冤枉,我看你今天还有什么话说?”

他把南星叫来问“赵南星,厕所里的木橛子是你拔的吗?”

赵南星一点也不害怕,昂着头断然否认“不是。”

老先生胸有成竹,心里说不怕你抵赖。他突然拿出木概子,指着上面的字质问道“这不是你写的吗?”

赵南星一看哈哈大笑说“哎呀先生,我可没有这么傻,自己干了坏事还写上名字,你可不能再冤枉好人了!”

老先生一听,想了想也是,只要不是傻瓜,谁肯写上自己的名字呀?那样做,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把戏吗?正常智力的孩子不会这样干,又何况赵南星是聪明伶俐,头脑灵活、智力常的孩子?

见南星说得入情入理,自己虽然身为先生,也不能无端冤枉好人。此刻,他想,南星念书成绩好,才智过人,远远过那帮家道富有的孩子。一般来说,调皮捣蛋的孩子学习成绩不会太好。而成绩好的孩子,大多不喜欢给老师和同学找麻烦。这样一想,肚子里的气也就消了,无奈地一挥手,让南里走了。

南星同小伙伴们每当说起这次恶作剧,都不禁开怀大笑。

在明朝那个时期,是皇上昏庸无能,大臣们争权夺势的年代。他们你争我夺,尔虞我诈,贪污腐败,欺压百姓,把朝廷上下弄得乌烟瘴气。当然,太祖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在他执政期间,东征西战,艰辛备至,自然懂得开国、创业艰难,对国家的管理自然比较开明一些,治国理政也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那时,大明王朝建立后,百姓生活有了一定改善,社会也相对平安一些。

整个大明朝,除了太祖朱元璋、世宗朱厚熜和其后的神宗朱翊钧外,其余皇帝执政时间都比较短,有的还很短命。政权的频繁更迭,治理政策的杂乱无章,自然导致了社会生活秩序极度混乱。

特别是嘉靖、隆庆年间,贪官污吏横征暴敛,鱼肉乡里,导致老百姓穷困潦倒,啼饥号寒。再加上自然灾害频频生,好多地方的老百姓生活苦不堪言。

这一切,说明当时的社会急需进行变革。而要进行社会变革,既呼唤头脑清醒、政策开明的皇帝,更急需一批才智群、满腹经纶的官吏来治理国家。

聪明睿智的赵南星一辈是否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呢?

喜欢廉官赵南星传奇请大家收藏廉官赵南星传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