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水落石出

第二天,赵泽民脱了官服,扮成农夫模样同孙子走出县衙。爷孙俩先从牢房提出王翠芳,问清了她那天自早至晚的行踪,连在干活时在哪儿休息都问得明明白白。

然后,他们先去访问了王翠芳和李征家的邻居。那时因县官同百姓正面接触很少,彼此间有一种隔膜和神秘感,何况他又脱下官服,着意修饰了一番,故谁也没认出他们来。

祖孙俩凑在人群里,听到了关于此事的议论。

“虽说王翠芳结婚前就有人,同那小伙来往不多,哪次来在院子里站着说会

话就走了。我看翠芳不会干那种伤天害理的事儿。”张山岭家东邻的二大娘说。

“翠芳这孩子过门3年来,侍奉老人那可是没挑!他公公瘫了一年多,擦屎端尿,送水喂饭,比亲女儿照顾得都周到。她同张山岭结婚是包办,可她对丈夫并不差!官老爷如果治她杀夫罪,我先就不服!那狗官强制,我就到么公堂上去闹!”北邻外号叫“辣椒”的大嫂愤愤不平地说。

“哼,都说县官是清官,左手不沾一棵草,右手不拿一根柴,两袖清风,一

尘不染,要是他这次制造了冤案,也算不得清官,充其量是个胡涂虫!”显然,

这位蓄着白胡子的老者对此事也颇为不平。

爷孙俩听这群人说的话,差点笑出声来。是啊,身为父母官,不单单是为百

姓办好事,秉公执法也是百姓望眼欲穿的。若做不到这一点,也真算不得清官!

然而,究竟是什么东西使张山岭命丧黄泉了呢?

赵泽民爷孙俩相跟着访问了药铺老板。老板说,至少有两个月,没人买过砒

霜。半年前曾有两个人买过,但各有用途,能说得很清楚。

无奈,爷孙俩又去访问当地一名颇有声望和学问的老人,外号叫“智多星”,

也叫“天下晓”。老人有8 o多岁,银髯飘拂,鹤童颜。

他过去一直在私塾当先生,学问广博,号称上知天文,下至地理,三教九流,五行八作,无所不通。当地百姓和官吏,有了什么疑难事情,都喜欢去向他请教。而老先生有问必答,知道的毫无保留,不知或含糊的他肯定给你指条明路,问下来之后,你心里准是透明如镜。活脱脱是一部老百科全书!

赵泽民和南星爷孙俩找到这位“智多星”老人,说明了来意。老先生捋捋长

须,圆圆的眼镜片中映出的是思考的神色。俄顷,老先生侃侃而谈“当然,当

今最能致命的是砒霜。其次是丹顶鹤上的朱丹,这种东西咱这一带没有。哦,再就是咱们这儿的荆花了!’’

“荆花?”赵泽民心中一震。刚来这儿时,他隐隐约约地听人提起过,他当

时并未在意,故在审案时忽视了这一点。而且,昨天他们提审王翠芳时,她好像说曾在荆棵下歇过一会儿。是了!赵泽民似乎在一团谜中看到了希望。

在客人沉吟当儿,“智多星”从书橱里抽出一本辞书,找出关于荆花义项那

页,递给赵泽民,他接过一看,果然说荆花是剧毒物品。爷孙俩心里有了底,便

谢了“智多星”老先生,告辞出来。

为缜密起见,他们又走访了王翠芳昔日情人李征的街坊四邻。都说这小伙性情敦厚,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说王翠芳同张山岭结婚之后,李征哭闹了两天,大病一场,后来,在炕上躺了一个多月,就又恢复了常态。该吃饭吃饭,该干活干活。要说他同别人密谋杀,那事儿想想都是罪过,李征平时连只鸡都不敢杀,慢说旁的。借给一个胆,他都不敢!

这一切做完之后,他们把王翠芳从牢里提出来,对“送饭”前后细枝末节又

询问一遍。王翠芳说她担着饭担走到那片荆条丛中时,感到有点累,确实歇过一会儿,饭罐里好像是掉进过几朵荆花。她实在不知道荆花有毒,当时也没在意。

赵县令就给王翠芳松掉枷具,让她照葫芦画瓢按原样做了一顿小米粥、馒头,炖了几条小鱼,尔后将事先采好的荆花搅拌进去喂狗。那狗先是“汪汪”地暴跳着狂吠,后倒地打滚,不一会儿就把腿一抻,翻白眼死了。

“哦,果然是这要命的荆花!\"赵县令把大腿一拍,命令把本案相关人员统统召来,百姓也可来旁听,来个“开庭审理”。

不一会儿,县衙大院都聚满了人。同官司有牵连人员,邻居,看热闹的,大

人小孩,连裹着小脚的老太太也来看稀罕。

各色人等到齐之后,赵县令把惊堂木—拍,宣布“升堂”。嫌疑人王翠芳、李征、证人、邻居都当堂跪倒。赵县令又把“开庭”那一套繁琐的程序重新演习一遍,然后宣判道“张山岭父母状告其儿媳王翠芳勾结李征害死亲夫—案,经本官明查暗访认为,并无此事。事实是,王翠芳同李征家是邻居,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长大后二人产生了感情,但经查并无过分行为。3年前,经父母做主,王翠芳同张山岭结为夫妻,二人关系尚可。

“王翠芳昔日情人李征曾私下找过她,两人仅仅互诉思念之情而已,并无其他私情。七天前,张山岭到地里锄谷苗。晌午妻子王翠芳给他送饭,做的是小米稀饭、馒头和炖小鱼。

“当走到那片荆条丛中之时,王翠芳觉得有点累,便坐下小憩,顺便掀开饭罐盖,想让丈夫吃饭时凉热适度。不意在这当儿,有几朵荆花掉进饭罐,王翠芳不知此花有毒,也未在意。将饭送到田里后,丈夫正饿得要紧,如风卷残云,吃了个精光。稍顷,荆花毒性作,倒地而死。这就是本案真相。

“本官曾明察暗访,并当场试验,证明荆花果然剧毒。本官审理此案认为,念王翠芳不知荆花有毒,侍奉婆婆、公公,关怀备至,街坊邻居有口皆碑。对丈夫照顾还算周到。但她误将荆花混饭中,属无意为之,姑不予追究,当堂释放。

“李征同王翠芳两人从小相爱,且王翠芳嫁人之后,李征矢志不渝,守身如玉,至今尚未婚配。今天,本官当着众位乡亲的面,为王翠芳、李征二人做媒,准二人结成百年之好。虽然张家略有微词,也请谅解。今拨官银1 o两,用于埋葬张山岭费用。王翠芳,待你丈夫七七日满,方可与李征成婚,记下了没有?”

王翠芳感激涕零,跪下给赵县令磕了个头“记下了。感谢大人的大恩大德。”

“好!好!”县衙大院响起听审乡亲们海潮般的欢呼声。他们觉得,判王翠芳无罪就谢天谢地了,岂料县令大人竟然别出心裁,促成了这件好事,既告慰了丈夫和夫家,又使有情人终成眷属,真是包公在世,功德无量!

李征跪到在地,“咚咚咚”磕了3个响头,流下了感激的眼泪。然后,同王翠芳相跟着,千恩万谢而去。

一场曲折离奇的人命官司,就此重重地描上精彩的—笔后宣告圆满结束。

喜欢廉官赵南星传奇请大家收藏廉官赵南星传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