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猜忌之祸

主仆之间互相猜忌这样的事多了,冯保心中觉得很不是滋味。就他的职责来说,对皇上的管理和照料完全是正确、无私的。即使有时稍显苛刻一点,也完全是太后的旨意。他觉得自己这样做,对皇上、太后和江山社稷是问心无愧的。只要是正直的人,都应该看到这一点。

可是,儿童本来有天真烂漫的一面,适当的时候,让他适当地玩耍一会儿,也是应该的。读书、玩耍之间的“度”,是很难掌握的。单把万历看作一个儿童,也是属于比较顽皮的那种。更何况人家贵为天子,眼下是“一人(李太后)之下,亿万人之上”的身家地位,管理起来就格外费神、费力。

冯保好几次找到李太后和张居正,对二人诉说了自己在照料、管理小皇帝生活中的苦恼。李太后和张辅都极力规劝他,为了江山社稷,为了小万历的健康成长,必须严加约束。万历还是个孩子,顽皮一点也是正常的。对他管束紧一些,使其注重修身、增长学问,对日后的摄政是大有好处的。在照料、管理小皇上这件事上,让他放手去做。出了什么事,二人都表示要为他做主,让他不要有什么顾虑。

冯保见李太后和张先生对他很器重,心也放下了许多。

可是,小皇帝万历对他的敌意是越来越明显了。

此后的几件事,更使冯保看清了神宗的真实用意。一天,神宗正练习书法,冯保走进来。神宗高挽袖管,聚精会神,腕部着力,狼毫在宣纸上纵横驰骋,挥洒泼墨,但见斗大的字笔力遒劲,体格庄严,墨浅处如仙山琼阁,飘然欲飞。墨浓时似力举九鼎,气势磅礴。

冯保竟看呆了。等神宗写完一幅,冯保不禁拊掌蹙叹“唉呀,皇上的书法日见长进!”

神宗正沉浸在挥毫的无限乐趣里,被猛然的一句夸奖吓了一跳。他定神一看是冯保,便说“大伴如果喜欢,我专门为你写一幅。”

冯保一听大喜,说“皇上若肯赠墨宝,岂不是奴才的无上荣幸?”

“好!”神宗运足丹田之气,力量神奇传导到手上,然后在笔尖上突然爆,瞬间,“光明正大”四个字出现在纸上。

神宗微笑着说“拿回去裱好,正好是一幅中堂字。”

冯保口中道着谢,心中却有点别扭,想起他一旦看到皇上的大小错处,都向太后去打“小报告”,不禁一阵羞惭。皇上这幅字是否有所指?

然而,想到他监视神宗行为,督促皇上读书,既是太后的指使,又是正当行为,并不是什么歪门邪道。想到这儿,他释然了。

他想,我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培养一个正直、仁爱、勤政的皇帝,没有自己的一点私心。也许皇上和群臣中有些人会误解我的赤胆忠心。然而,路遥知马力,事久见人心。朗朗日月,忠心可表。随着皇上年龄的增长,总有一天大家会明白我的一片真心!

即使冯保揣摩到小皇上对他的敌意,有李太后和张居正作后盾,他对自己的管理工作也满怀信心。

正当冯保胡思乱想之时,神宗又扯过一张宣纸,笔走龙蛇地写起来。写了几字后,觉得墨太淡,就饱饱地在砚中蘸了墨,捺笔猛地一甩,不偏不倚,正甩在冯保的袍子前襟上。

冯保猛地一惊,心也“咚咚”地跳个不停。

“对不起,我只顾用力,忘了大伴在此。”神宗嘴上说着,脸上浮现出一丝满不在乎的歉意。

冯保连连摆手“不怪皇上,只怪奴才不长眼色。”说着,随身小太监跑过来帮冯保把墨污了的袍子脱下来。冯保心中暗叫“晦气”。

神宗自责地将毛笔一掷,说“大伴,朕要赐给你几件好东西呢。”说着,从桌里翻出几枚刻好的牙章,递给冯保。

冯保满心欢喜地欣赏起来。

原来,皇上不但酷爱书法,读书余暇还爱好金石雕刻。没事了就鼓捣着刻图章。这次送给冯保的是两枚牙章。上刻“光明正大”、“汝作舟楫。”

“喜欢吗?”神宗看着冯保,脸上写着寓意。

“皇上赐的东西,岂有不喜之理?”冯保嘴上说着,心中隐隐地闪过一丝不快。

此后的一段时间里,神宗又6续为冯保镌刻了“唯尔盐梅”、“鱼水相逢”、“风云际会”等牙章。

在静静的夜里,冯保细细地品味着这些图章,脊梁后有一阵凉风袭来。尤其“光明正大”一枚,对他的刺激颇深。皇上中堂写、牙章刻,这对他处处事事“打小报告,”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和警告吗?当然,如“唯尔盐梅”、“风云际会”、“鱼水相逢”等,当属陈辞烂调,可以不用去费心思。

而“汝作舟楫”颇含深意。明面看是强调他冯保对皇上成长所起的重要作用。然而,“过河”之后呢,“舟楫”还有什么用呢?由此想开去,这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暗含“过河拆桥”之意呢?

想到此,冯保不禁出了一身冷汗。纵观史书所载,那些过分亲近皇上的权监,几乎都以身败名裂而告终,几个有功德圆满的结局呢?

可是,既然命运之神把自己推到了这个位置,他就得咬紧牙关,尽力把照料、管理皇上的事做好。至于其他的,他不敢去想,繁杂的事务使他也顾不上去想。

已是深秋季节,窗外的风吹得树梢“飕飕”响,像魔鬼出的一声声狞笑。

虽然室内封闭保暖很好,冯保身上却感到一股逼人的寒意。

漫漫长夜,实在睡不着。眼前的事又逼着他去想自己目前的处境。此刻,他对自己辛辛苦苦、晨钟暮鼓地照料、监督皇上的职责第一次产生了疑问自己究竟图的是什么呢?

当然,要的是地位。他若不是如此勤勉地庇护、监督小皇帝的行为,怎能获得在太后心目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呼风唤雨、独掌东厂呢?其次是神圣的使命感。先皇在世期间,他就是皇上身边的秉笔太监,受到了皇上无限信任。从那时起,他就誓要全力扶植小皇帝,使朱家王朝长治久安,万古长青。

小皇帝万历登基之后,李太后又对他寄予了厚望。屡次说明他职位的重要性,鼓励他用全身心的努力来表现对皇室的无限忠诚。

特别是同张居正合伙驱逐了高拱之后,他这种使命感更加坚若磐石。可是,这样做的结果却受到了皇上和一些大臣的猜疑和忌恨。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自己何必对皇上盯得如此严紧,招来如此多的烦恼昵?

冯保翻来复去想着,心中对未来的道路充满了迷惘。

喜欢廉官赵南星传奇请大家收藏廉官赵南星传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