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清核田亩

“此话怎讲?”张居正问道。

张学颜又说“清理田亩之事,对普通百姓来说,无疑是件好事。但对官宦及地主豪强之家来说,显然对他们不利。他们便处心积极虑地设置了重重阻力。据我所知,北京、山东、河南等畿辅地区,土地十之八九都被皇亲权贵占有,数量且多有隐瞒。一旦实行清丈,或碍于情面,或动摇于非议,畏畏尾,患得患失,欲疾走而蹀躞,欲倾诉却嗫嚅。如果如此办理,弄不好会半途而废,徒增烦恼。这又何苦来呢?”

张学颜一番振聋聩、促人思考的话,使在场的人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和复杂性。这段话说得也很尖锐,几句话就触及到了问题的实质。正是那些高级官员和地主豪强,是推行“一条鞭法”的重大阻力。

张居正听了,心中大喜。他看到了一个官员的成熟与精明。

吏部尚书王国光低头沉思了一下开口说道“清丈土地与国与民有利不容置疑。可诚如张大人所说,就怕真要查起来阻力重重,最后落个虎头蛇尾,有始无终。不如奏请皇上诏令各省,有隐瞒者‘清丈’,无隐瞒者仍循旧额,结合而行,岂不更好?”

王国光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潘晟把眼一瞪跳起来,抢白道“清丈土地是国家大政方针,岂能草率从事?为了慎重起见,我提议精审细查,哪怕是时间长一点也不要紧——”

“请问潘大人,以多长时间为限呢?”张四维给对方设置了难题。

刚开始,张居正心中纳闷怎么张四维如此稳如泰山,还不跳出来呢?听说他利用职权,霸占了京畿周围不少土地。清丈地亩,先会触及到他的利益,而他却是“稳坐钓鱼台”,真好“涵养”啊。

他正在遐思,张四维粗暴地打断了对方,猛丁冒出了这句问话。好!张四维终于开口,终于“跳”出来了。且看他接下来如何表演?

张居正从老家葬父归来后,就敏锐地觉察到张四维的阴阳怪气,其内心无非是嫉妒他身居高位,独揽大权。

张居正早就看到这一点,为了少树政敌,只好奏明皇上,马上提升他为执事次辅。并有意多分给他点事干,以满足他的权势欲,消解他对自己的怒火。

“这个——”潘晟说了半截话被张四维打断,心中有些恼火,对方问的话又极不容易回答,一时语塞。

“笃笃!”张居正轻轻地敲了敲桌子,竭力想缓和一下紧张的气氛“诸位的言都各有见地,对我有所启。大家身为大臣,议事均为国家权衡利弊,即使想法有些差异也属正常。我看张阁老深思熟虑,必有高见。大家听听他的意见。”

张四维一惊难道他想将我的军不成?细看张居正却面含微笑,毫无恶意。而自己对此事还没想好,也说不出什么真知灼见。若是说赞成,按张学颜的说法强制推行,必然先触动自己的利益,这是他万万不愿接受的。然而,在讨论重大问题时,缄口不言又怕失去在众人面前的表现机会。

张四维无奈,便咳嗽了一声说“我以为,多年的积弊莫过于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清丈土地之事,要有充分的准备,按部就班地进行,既不能操之过急,又不能无限期地拖延。真正做到令行禁止,各地须谨遵命令,不得更改。”

“好!”张居正先肯定张四维的话,然后接着说“张大人所说也是实情,亦应斟酌。要详细地定出具体条令,一经颁布实施,权贵豪门和普通百姓,一视同仁。除钦赐公田外,其溢额应按‘条鞭’规定,该纳粮纳粮,该当差当差,一律不得优免。唯此,才能真正谈得上‘精核’,才能体现二位大人的本意,是吗?四维——”

这有点突然的问,使张四维十分尴尬“哦,是的——”

“好,清丈田亩事关重大,须由高级官员负责。内阁由张阁老全权负责。诸位大人有什么锦囊妙计,可直接同张大人汇报、商讨。”

张居正看准火候,一锤定音。会也就散了。

经过4个月的苦干,就有了结果全国共有土地顷(一顷1oo亩),比孝宗时盈3oo万顷。当然,虽然杜绝了地主豪强隐瞒地亩之弊,但也产生了一些弊端为求盈额田,一些基层官员弄虚作假步量时缩短步弓,以次田充好田,以刚开出的田当好田的倾向。这样一来,按新量出的亩数征赋,果然大见成效,国库丰盈了不少。虽出现了些微弊端,但从大的方面看,这是弄清全国地亩的最精确的一次土地丈量。

两年多的时间,张居正主持了考核京官,拔去了自己的眼中钉、肉中剌;又通过清理丈量地亩,全国竟净增地亩3oo万顷!尽管这里面有些水分,但毕竟增加了国库收入。皇上、太后以及朝野,对他一片赞誉之声。

3年前(万历6 年),万历皇帝16岁那年,在慈圣皇太后和张居正的张罗下,为他娶了太后的亲戚贫女王皇后。在红颜翠袖中长大的万历皇帝,新婚燕尔后不久就对王皇后有些厌烦。

慈圣皇太后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显然,随着万历小皇帝日渐成人,李太后对他的约束放松了不少。正式登基几年之后,李太后主持,为他遴选了许多民间美女,三宫六院渐渐配置完毕,上上下下总有几十名宫女。

增加了宫女,开支自然会逐步增多。自此向国库无穷无尽的宣索开始了今天置办绫罗绸缎,明天打制金银饰,后天索要赏赉银两———名目逐日繁多,太仆寺应接不暇、捉襟见肘。

喜欢廉官赵南星传奇请大家收藏廉官赵南星传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