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刚正不阿

海瑞一生无儿无女。记得年轻时,妻子因不能生养,就央求他领养一个孩子,这样一来可以享天伦之乐,二来老了也有人照顾。当时,他一心扑在政事上,日以继夜地忙于政务,没有答应妻子的提议。

后来,妻子患病身亡。自此,他便整天形影相吊,孑然一身。

普通人家儿女绕膝,一旦闹病,大家心急如焚,抢着请郎中治疗,围一圈侍候。

至今,自己已到古稀之年,身患重病,身边却连一个端水的人都没有。何时想起来,怎不令人万分辛酸?

一滴清泪从他苍老的脸上流下来,打湿了枕头。

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遇伤心事啊!

此刻,一个严正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海瑞,你一生刚直不阿、铁面无私,令多少贪官污吏、权势恶霸闻风丧胆,怎么到了晚年,几只恶犬就把你吓成这样了?亏你还被称为“青天大老爷”呢!

在一段时间的接触之后,孙珑深深地为南星的一身正气所震撼。然而,他觉得南星除了可爱的诚实和正直之外,似乎还有点幼稚。

这也难怪。在那些正直官吏的脑海里,哪个不是摒弃了庸俗和市侩心理,清白正直,冰心如玉。他们这些人,都把问题想得简单明了,对理所应当的事,毫不犹豫地去干。那些投机取巧、蝇蝇苟苟的念头,在他们的思想轨道中,是格格不入的。历史上那些清正廉明的官吏,大都是这种思维方式。

他们并没有过多去想官场的险恶和奸佞势力的掣肘,而是面对惊涛骇浪,无所畏惧!国家振兴,需要的就是这些迎风斗浪的弄潮儿!

看来,6光祖果然是慧眼识才。临到归乡之际,专程把南星召来,看来真是一员虎将!顿时,他心中一股强烈的激情被南星的凛然正气所点燃。

他暗下决心,定要同南星等人齐心合力搞好这次京察,哪怕是刀山剑树,也凛然不惧。他娘的,在官场当了一辈子窝囊官,我这次定要老树新花,大干一场,宁把身家性命搭上,也要把它搞成功!一个忠臣,就是要为国分忧,匡扶正义,铲除邪恶,为国家效力!

想到这里,孙珑赞同地说“是啊,只要咱们主持察典的官员戮力同心,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可是,也不能不想到,咱们罢了‘请教’的惯例,就等于取消了内阁的特权。咱们的行动,等于‘与虎谋皮’,这些人能痛快地接受吗?”

听了这话,赵南星也深深地感到这次京察的艰难。自嘉靖、万历以来,吏部与内阁的权力之争就没有停止过。万历以前,吏部的权力相对大一些,任命低级官吏时,吏部批准即可。可自从张居正当上内阁辅以后,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吏部简直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直到6光祖当吏部尚书,情况才有所改变。

这次京察,如果想彻底扭转这种局面,其难度可想而知。然而,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为使大明王朝这台已经锈蚀了的机器加运转,为了实现自己梦寐以求的改革社会的远大理想,他准备迎接滔天巨浪!

南星思谋了一阵,说“尚书大人,古话说‘打铁先得本身硬’,我想从你我的亲属开始,推而广之,奖优罚劣,秉公澄汰,铁面无私,这样定能成功!”

孙珑看着南星,深深地为他这种锐意进取的精神所感动。他接上话茬说“是啊,为了这次京察的成功,非得这样干不可!可是,”孙珑把话头一转,“你想过没有,若是你我亲属中有被淘汰的对象,你能下得了刀吗?那可是割自己身上的肉啊。”

赵南星思之良久,“霍”地站了起来“尚书大人如此说,是否不相信我南星?古人尚能舍生取义、大义灭亲,如果袒护亲属中的不法之徒蒙混过关,只逮住别人不放,岂不是以私废公、徇私枉法吗?这些,恰恰是我最深恶痛绝的。大人如若不信,就先从我的亲属开始,为了江山社稷,为了振兴国家,我豁出去让亲属唾骂,也要将京察搞到底!我不怕丢了头上这顶乌纱!”说完,他将头上的乌纱摘下来放在孙珑的书案上。

“好!我要的就是这句话。这6年一次的京察,你我肩上的担子沉重啊。过去的京察,不是流于形式,就是成为党争的工具。既然你有这么大决心,我也就放心了。”

说完,他亲手将乌纱帽给南星戴好。

南星望着尚书大人那亲切的面容和目光中流露出来的殷切希望,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孙珑和南星将废掉“请教”这道程序的事同左都御史李世达进行了商议。

没想到,废除“请教”这道程序,竟是意想不到的顺利。

李世达也是正直官吏,对“请教”一事早就看不惯,一听二人说起,马上表示同意。于是,在向三科六部出文告之后,京察就正式开始了。

京察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对被考核的低级官员,令他们写出述职报告,填报表册,然后由主持察典的官员逐个审查,对照其政绩材料,写出考核结论。高级官员需逐个到其任职部门调查、考核,搜集正反两方面的反映,然后人人过关。

在京察的日子里,南星吃住在吏部衙门,日以继夜地审查那些卷帙浩繁的档案资科和述职报告。

昏黄如豆的烛光下,南星一干就是大半夜。

这天夜里,南星吃过晚饭,就坐在烛光下审阅那些述职报告。对政绩突出者,他边看边喷喷称赞,对于一些官吏华而不实、夸夸其谈的报告,他边看边皱眉头,并把心存疑窦之处随时记录下来,以备查考。对那些政绩平庸或只拿俸禄,不干实事的官吏随手写下或降调或罢黜的意见。

吏部考功司人少,应付日常事务就颇为紧张,再加上京察这么繁重的任务,其工作量可想而知。南星聚精会神地分析、比较、斟酌着。

喜欢廉官赵南星传奇请大家收藏廉官赵南星传奇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