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温室大棚 (第1/2页)

三天后,徐忠稽就把所需的油纸准备好了。

李不凡便让人把多玛城和阳湖城各村的村长找来,来到徐忠稽提前准备好的试验田。

李不凡让人在那三亩试验田的四周架好架子,把那油纸连成一块一块的,连的尽可能长尽可能大。

再把那连好的油纸铺在架子上,密封好,做成前世温室大棚的样子。

再在温室大棚里点上几炉蜂窝煤,提升温室大棚里的温度。

另外,再安排专人控制好温室大棚里的温度,及时增加蜂窝煤或减少蜂窝煤,达到一种让人一进去,就有种想出汗的感觉就行。

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接下来,就是播种的事情了。

李不凡把那些村长集中过来,教会他们如何选种子,如玉米,要选择那种颗粒饱满,个头比较大的作为种子。

种植时,行与行之间,株距与株距之间,大约成年人手掌张开,大拇指与中指之间的距离就行。

可适当的下些肥料,等种子芽后,现死苗或没芽的,还可以继续补种。

而土豆和红薯的种植更简单了,这些都是命贱耐旱易生长之物。

因现在没有红薯藤的缘故,因此红薯也只能像土豆一样,把他们切成一块一块的,有三指宽就行,特别要注意,外皮一定要保留好,这是种子芽的必备条件。

再取一些燃烧过后的柴草灰,涂抹在切口上。

最后,再把其放在一个潮湿暖和的地方,三五天后,它们就会芽了,再把芽的种子移植到地里就行。

等第一批红薯长出来后,就不用这么麻烦了,直接取红薯藤种植,每断约四五个节就行。

等李不凡一一介绍好玉米、土豆和红薯的种植后,便指导多玛城和阳湖城的大司农和所有村长进行实地种植,确保人人过关。

“伯爵大人,不知这玉米、土豆和红薯,一年可有几季收成?”多羊村的梁富贵站出来问道。

“如果是这样的温室大棚,三个月就可以有收获,整年都可以有收成。”李不凡一脸笑意地道。

“嗤!三个月就有收获,整年都有收成,”众人都惊呆了,包括徐忠稽在内,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毕竟这温室大棚造价太高,得不偿失,不可能大面积使用,因此,普通家庭根本承受不起,但一年二季的收成,是少不了的。”李不凡又解释道。

“真的?”一众人热泪盈眶地道。

“当然!每年三月份种植,六七月份收割,接着又翻种,等到十一月份,就又可以收获了。”

“那伯爵大人,这收成怎么样?”多牛村的李福问出了在场所有人心中的想法。

一群人眼巴巴地瞅着李不凡,就等着其回答了。

“这个,我先不说,再过三个月,你们可以自己看。”李不凡卖了个关子,说道。

“嗯,这倒也行,三个月后,是否能收割,能收割几何,我们就都知道了。”众人纷纷议论道。

“那这些东西真的能吃么?怎么吃?会不会有毒?”阳湖城的大司农仲文业担忧地问道。

“瞧你说的,难不成,伯爵大人还能害我们不成!”多玛城的大司农蔡农说道。

其他人一听,好像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纷纷议论道“对啊,如果这东西有毒,不能吃,或者只能吃一点,那种了又有什么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