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三大战区 (第1/2页)

这场朝会热热闹闹的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

崇祯根据众臣子所奏请的问题,按轻重缓急分类后要求内阁商议解决。

大朝会结束后,崇祯将朱喜明、孙承宗、周延儒、徐光启、洪承畴、袁崇焕、骆养性七人招至文华殿内议事。

王承恩在禀退殿内所有太监和宫女后,自己也站在殿门外防止有人靠近。

崇祯精神抖擞的坐在龙椅上,喝了口茶水来缓解刚才朝议时话太多而干燥的喉咙,缓缓对众人开口说道:

“前几日厚世伯在滦州遣人给朕,送来了一份关于战后我大明军事战略布局、军事变法、民政变法的奏本。

厚世伯特别提出请求,要与你们六位大明中流砥柱一起商议,奏本朕都仔细看过了,改动了一些细节上的错误。”

朕崇祯见朱喜明正在看他,知道他是想知道都改了些什么,就加重语气对朱喜明说道:

“奏本里面错别字太多了,而且很多地名、官称也都写的不对,变法的主要内容朕没有改,有时间厚世伯要多读读书写写字。”

崇祯见朱喜明嬉笑着向他点头,便又对众人说道:

“朕看这份战略国策上的内容还是可行的,今日就由众卿一起来听听,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相互辩证补充。

厚世伯你提出来的战略国策,那就由你自己来讲吧。”

朱喜明从御案上取过崇祯递过来的奏本,又从怀中取出一个纸卷,打开后是一张大明地图。

朱喜明将地图挂于殿内已设置好的屏风上,指着大明北方地区说道:“

皇上,诸位大人,我大明目前的危险有两处:一处是辽东的建奴,一处是大明国内所面临的天灾人祸。

咱们还是先讲一讲辽东的建奴问题吧。我认为应建立大明北方战区,使整个北方统一军事管理,统一指挥整个北方对建奴的防御和作战。

北方战区辖区应包括辽东镇关宁锦地区、蓟州和胶州岛登州府。

北方战区由孙阁老出任督师,祖大寿、何可刚、曹文昭为副将分辖关宁军。

袁可立可为辽东巡抚,孙元化可为登州巡抚。

卢象升主持登州军务,左良玉、孔有德、耿仲明可为副将配合调度兵马。

黄龙为皮岛巡抚,尚可喜为主将,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内北方战区就能够对建奴形成战斗力。

如建奴再敢来破关犯边,皮岛军队和登州水军可相互配合袭扰建奴辽东后方。

关宁军可突破大凌河防线,甚至可以跨过大凌河直逼建奴老巢沈阳。

蓟州各部可集中兵力固守主要城池,甚至可放弃北部卫所,坚壁清野诱敌深入。

京师三大营和各地勤王之师一起牵制建奴。

给皮岛、蓟州军、关宁军、登州军,创造出袭扰建奴后方或收复失地的机会出来,让建奴每次出兵都不能尾相顾。

对建奴的作战原则是在军事上困死他们,在经济上勒死他们,此消彼长,十年后建奴就应该没有这么神气了,收复辽东也就指日可待。

当然,我们也不能忘记蒙古这个建奴的马仔,所以大明应该在大同建立西部战区,辖大同府、宣州府、太原府、绥远镇。

洪承畴为督师,马世龙、贺仁龙为副将,耿如杞为山西巡抚主持民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