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原来如此 (第1/2页)

朱喜明利用这段时间在军营中驻留的机会,单独找到了杨贺。

他在听完杨贺关于一营训练成果汇报后,突然问道:

“你能和我讲讲你和张凤之间的关系吗?”

杨贺用惊异的目光看向朱喜明,沉默片刻后苦笑道:

“真是什么事都瞒不过伯爷,都过去这么长时间了。

我还以为大家都已经把她存在过的一切忘记了,原来伯爷还记得小妹。”

朱喜明听到这里时一下也懵了,他们怎么会是兄妹?就很是好奇的追问道:

”你来讲讲吧,我很想知道张凤身上生的一切。”

杨贺先是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后说道:

“我和张凤是同父异母的兄妹,我九岁那年,父亲因公开反对魏忠贤干政而被害于诏狱。

留下我和母亲两人相依为命,因家中贫困,母亲不得已就带着我嫁到了臻子镇的张家。

第二年就生下了小妹张凤,续父好酒嗜赌,家中也不是很富裕。

我13岁那年,如愿的继承了父亲锦衣卫的身份,被父亲的生前好友带到京城培训任职。

崇祯二年,我因参与抓捕魏忠贤有功,升为百户,入宫忠贞营任职。

在入宫忠贞营任职的第二年我23岁,在京城成亲后去榛子镇看望母亲和小妹。

可却看到她们生活的地方已经是家徒四壁,生活很是清苦,本想接她们来京城与我同住。

但母亲无论如何都不肯离开,只是让我把13岁的小妹带入京城。

为了能让小妹学些宫中礼仪,将来能找个好人家,我就请人把她招入皇宫之中做了一名宫娥,我也能在暗中帮助她。

一年后,伯爷您就入宫了,因为没人愿意去伺候您,我就自愿前去并把小妹也托人派了过去。

心想只是伺候一民间小孩儿,一定是件很轻松的差事,后来的事儿您就都知道了。

小妹当初在臻子镇守灵的那天夜里就表示,您如果能替我们为母亲报仇,她就愿追随您一生侍奉,以报大恩。”

朱喜明听着杨贺的讲述心中五味杂陈,沉默片刻后悠悠说道:

“她说她要到那个世界去等我,可我不配。

还是希望她以后能生在个好人家,快乐一生,永不相见。”

朱喜明想到张凤自小就这样清苦,心中的惆怅让他眼眶中充满了泪水。

缓了缓伤感的心情后,他又对杨贺说道:

“从我身边调你来一营任职,并不是我不相信你。

而是在那次建奴对我的刺杀事件中,让我更相信你的忠义,也看出了你有能力带好一支军队。

这次来赣榆特区你的家人都带过来了吗?”

杨贺见朱喜明向他解释调离他来一营的原因,心知是这位小伯爷认同了自己的讲述,忙说道:

“伯爷,请不要解释,末将定不会辱命!

我的家人这次没有随军前来,因为在遵永大捷中,我立下战功有了官身。

按锦衣卫的规定,百户以上有官身的锦衣卫出京办差,家人是都不能离开京城的。

但请伯爷放心,我知道分寸,只要您不扯旗造反,末将就定当忠心追随,万死不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