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舆论战争 (第1/2页)

“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造纸工艺流程的优化。

我们可以在生产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改进。”

朱喜明在听完宋应星和吕烈的建议后,也感觉宽心了很多。

就将自己对报纸方面的期盼说了出来:

“报纸的模具制造、印刷工艺和造纸厂产能提升的问题,工部要立即展开实验。

我看将特区七部门改为六部门,宣传部取消并入学会。

创建独立的《特区日报》社,由我来直接负责。

学会主持报社的编辑,工会负责报纸的印刷。”

朱喜明将报纸印刷事项安排完后,笑着从桌上拿起了他为这次开会准备的文稿。

“这次的会议很重要,所以我提前几日就开始准备了。

我要讲两件事,希望你们不要太紧张,咱们可以求同存异商量着来。

第一件事,是当今大明帝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我认为是大明亿万百姓的生存权与大明士绅贵族阶层固有特权之间的矛盾。

第二件事,是我要在大明帝国动一场舆论战争。

代表大明亿万百姓向士绅贵族阶层宣战,其残酷程度甚至要高于战场上面对面的厮杀。”

朱喜明讲到这里时,脸上已经是无比严肃了,就犹如在战场上指挥冲锋陷阵时的样子。

他看向在坐的这些赣榆特区骨干,除了军会的四个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

其他参加会议的众人表情都很是诧异,在安静的等待着他的讲述。

“因为是要取消士绅权贵们的免税特权,所以这场舆论战争打起来后,将会十分艰难。

艰难之处在于,士绅一起纳粮的田税变法,登报时子玉你要多润润笔。

动员赞同我们的人积极参与投稿,要记得给稿费,提高他们积极性。

学会还可以多培养出一些记者,让他们到各处去走访的同时写稿宣传。

让老百姓都知道人人生而平等,都了解田税变法这件事。

动他们起来保护自身利益支持变法。

只要能有天下受苦受难的亿万百姓支持我们,我们还怕谁?

所以报纸和记者都是这场舆论战争中的主力,因为他们都是我们的口舌和武器。”

毛承斗听完后,心情很是担忧的问道:

“伯爷,您可知这田税变法,会给您带来多么大的祸事吗?”

“我不为名不为利,只为大明帝国能够中兴富强,民族万事永昌,我对此战报以死志。

这也是我为什么将这件事,定义为舆论战争的原因。”

几人也为朱喜明小小年纪就能立此大志,并能为参与其中而激动不已。

纷纷起身向朱喜明表明坚决支持的态度,虽然都心中担忧,但也并没有人出言反对。

平静了两个月的特区六部,因春播的开始再次开始忙碌了起来。

与此同时开始忙碌起来的,还有改造后的造纸厂,印刷厂和《特区日报》社。

还有支持田税变法的开明绅士,以及接受培训后的大批记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