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灾民入境 (第1/2页)

众人闻言,又是一阵开怀大笑。

等到众人收住笑声,朱喜明才又说道:

“告诉五县的官府,今年的田税收入不给他们了,就由本伯统一上缴朝廷。

五县的各类支出,月供等还是会如数放的,个人的银子一两也不会少给。

我搞出这么大动静来,得给朝廷内阁和皇上一份大礼,消消他们的气。

以后投入重点就放在军工和军队身上了。

其他行业根据自身条件可适当调整规模,但不能再大搞扩建了。

刚才宋会长和陈会长说已经把土豆和番薯的干燥加工,还有淀粉生产,淀粉制品加工等都已经实验成功了。

我看可以再扩大一下粮食加工厂,这也是个生产周期短,来银子快的生意。”

说到这里他看了魏国良一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魏国良假装没有看到,悻悻然道:

“伯爷您扩建粮食加工厂,那是关乎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老奴没有意见。

可今年大明各地又是天灾人祸不断,流民目前正一批一批的往咱们这里跑。

这事您可得拿个主意呀?

咱这屁大点地方可养不下那么多张嘴。”

毕矛康见朱喜明好像对灾民大批入境这事儿不是太了解,就解释道:

“伯爷这半年时间内您一直在军中忙碌。

这两个月又是战事紧张,所以灾民入境之事就没有敢去分您的心神。

今年的天灾是旱涝两重天呐!初春是全国大旱,进入六月又是水涝不断。

黄河与孟津决口,大批灾民只得背井离乡到处逃难。

今年年初至今建奴犯边战事不断,山东又经过这一年的莱登战事,北方灾民数量已经不下百万之众。

闽南也有海匪刘湘袭扰沿海各州府,百姓无法正常开展劳作,造成难民无数。

山西,陕西,河南的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张献忠等流寇已经做大到2o多万人马。

他们号称36营与围剿官军之间大战不断,所经之地尸骸蔽野,血流成河,积怨满于山川。

西北大地数千万大明百姓易子而食,折骨而炊之,造成流民无数。

咱们赣榆特区这里的名气通过报纸的宣传,已是远波万里了。

江南各省为求自保都封锁长江,拒绝收留难民,只有咱们这里还大开方便之门。

年初至今赣榆特区六县就已收留灾民3万余人,各地边界逗留难民还有万余人。

正在闻讯赶来的流民数量就不知其祥了。”

朱喜明的笑容终于全部退去了,换上了一副愁容沉默下来。

片刻后见众人都在安静的望着他,知道这件事都没有什么好办法,就开口说道:

“每个县可收容流民能力都在万人左右,从刚才的统计数字来看,已经快要饱和了。

决不能让流民无序进入咱们特区境内,否则那将是一场灾难。”

朱喜明坐直了身体,对一旁的赵波说道:

“通知新军四个甲级团立刻入驻所属五县境内,封锁边境,难民不能进,种子不许出。

乙级团兵丁将只招募外来流民,从中筛选老实本分的农家子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