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血流成河 (第1/2页)

好书推荐: 破而新生

黄云和宣府很多商贾都想去赣榆特区展,可却遭到了特区当地商人的排挤,不能立足。

朱喜明了解情况后当场就写了一张纸条,让他们带着商队直接去赣榆特区,找特区六部从中协调这件事。

并声明他会与商会会长魏国良,和特区展总会副会长毕矛康讲明此事,给予宣化府和北方商贾帮助。

当场还定下了采购5万匹良马的订单,三位晋商激动的当场就给朱喜明磕起了头。

这幅感恩戴德的场景,可真是应了一句话:

“商人在利益的追求上是没有尊严的,对财富的向往是永远没有止境的。”

当他得知听马飚因怜惜百姓却不能有所作为,与上官政见相左而愤然辞官回乡。

当场就很有诚意的提出了邀请,让马飚到特区先做毛承斗的助手。

等熟悉了赣榆特区当地环境后,视情况可去原来毛承斗负责的宣传部任主官。

在其兄马爌和众人的劝说下,马飚当场同意了与朱喜明大军一同离开宣化府,去赣榆特区任职。

因为马飚对朱喜明的《特区日报》是情有独钟,他认为自己的才华能够在这报纸上干出一番成就来。

正如朱喜明所说的那样,舆论战争虽然是拿着笔在战斗,却需要具有比刀枪厮杀更大的勇气和魄力。

宴会上的气氛也变得活跃了起来,在一片欢声笑语之中结束。

新军在宣化城内休整三日补充给养,不知何原因建奴大军并没有来围城挑衅,只是派来大批斥候游走在宣化城外。

三日后朱喜明率领新军再次出征,向受建奴掳掠最为严重的蔚州而去。

沿途只是遇到建奴斥候的尾随,但并没有生任何战事,新军行进的也很是轻松顺利。

朱喜明命令新军斥候,加强对路途中隘口险地的侦查,并不断向乡导询问当地天气降雨事项。

防止建奴军队利用地形和天气来制约攻击新军,而使自己再蒙受因麻痹大意造成的伤亡。

果然沿途新军多次挫败了,建奴军利用地形而设下的伏兵,让他们都是损兵折将无功而返。

在到达蔚州城北2o里处一片平坦开阔地,新军与等候在此处的建奴主力大军终于遭遇了。

朱喜明迎着朝阳站在一处高坡上,眺望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建奴军阵笑道:

“这群混蛋是把四处掳掠的兵马集结在一起,也终于憋不住出来决战了。

老子又何尝不是急的上火,这几天嘴上都起了好几个大水泡。”

命令新军二团列五段射火枪阵线,后边二营和三营列各列两个圆形防御阵。

四个圆形防御阵之间相隔1oo步,内设火炮阵地,乙级团随中军备战。

在阵阵哨声和鼓声的指挥下新军很快就列阵完毕,背靠一处湖泊安静的等待着建奴骑兵的攻击。

建奴大军也集结成数个大小不一样攻击方阵,徐徐向新军压了过来。

双方军阵之间除了各类信号传递声,脚步声和马蹄声,还有身上甲胄的摩擦声外,都没有出现人的呼喊声。

建奴军骑兵阵列行至新军1ooo步时停止前进,一场血腥大战也即将拉开帷幕。

朱喜明看到建奴骑兵阵列,竟然还是老一套抵近压迫战术,如此不知死活的敢离自己这么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