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君主立宪 (第1/2页)

朱喜明现在开始考虑要在大明帝国施行君主立宪制,希望可以改变现在和未来的原有历史走向。

崇祯对自己有恩情不能罢黜,这也不符合大明的内部环境。

也许自己做大明帝国内阁的第一任相,开创全新的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展策略会更好一些。

将这万恶的帝王专制结束,开启出一个符合四百年历史展需求的新时代。

自己作为四百年后的来客,有能力创建、监督、修正这个时代的一切。

他想到这里就开始奋笔疾书,将自己所能想起来的,那些四百年后的国家治理体系知识,全部记录了下来。

第二天辰时熬了一夜的朱喜明,让徐强和赵波分头去请毕矛康、魏国良、毛承斗、陈子龙、杨子玉、宋应星、吕烈。

还有刚刚同来特区的马飚,来他这里商议一件大事。

在赣榆特区五部主官到齐后,朱喜明便将君主立宪制的想法提了出来。

众人都被他这种违背三纲五常,离经叛道的想法所震惊,皇上怎么可能只成为国家统一的象征?

大明内阁怎么可以让多个党社来一起竞争,由所谓的议会来选出,并赋予国家的管理权利?

普通百姓怎么可以参政议政,去选举出那个所谓的议会?

“伯爷,如果大明出现众多的党社,国家会不会出现动荡?

目前东林党和复社在朝堂上明争暗斗,就已经将大明搞得乌烟瘴气了。”

陈子龙有着很深的儒学造诣,对大明现在的党争还是很了解的,所以他最先提出了质疑。

“复社与东林党和我所讲的党社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们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组成的党社,所以他们对皇权负责。

而我讲的党社是要去迎合议会认可,议会是由大明百姓选举产生的。

所以他们要制定符合百姓利益的宗旨和信仰,去对大明百姓负责。”

朱喜明虽然也不太清楚君主立宪制的组织程序,就按自己的理解来努力解释,但对这一时代的古人还是拥有解释权的。

“伯爷,您将大明皇帝架空成为傀儡,这是会造成皇族和功勋集团反抗的。

没有九五至尊的皇帝,这大明江山就会引来无数宵小之辈的窥伺,国家也将会陷入难以收拾的分裂。”

毕矛康几十年为官的经验和学识,都认为朱喜明的这个君主立宪制,不但不能中兴大明,反而会祸乱天下。

“君主立宪制就是要剥夺皇权和功勋的特权,大明不能长期存在一个固定的统治阶层。

时间长了他们就会为了既得利益,和满足不断增长的欲望而不择手段。

人人生而平等,也应该都有机会挥自己价值的权利,而不是向特权献媚,那只能养出更多的谄媚小人和民族败类。

毕先生,不受约束的权利才会祸乱天下,使大明内忧外患生分裂。

受到监督的权利才会懂得敬畏,使大明帝国国泰民安,我们的民族才能繁盛不衰。”

“伯爷,您可想过您这个君主立宪制的提出,将会受到皇上和朝廷文武百官,乃至全天下人的共同讨伐吗?

这可不是您这万余新军所能承受的,伯爷您还是三思而后行吧!”

魏国良听到朱喜明言辞凿凿,讲话时的语气也很是坚定,担心他会自毁长城吃了亏,赶忙好言相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