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全面战备 (第1/2页)

“第五、是特区新军扩军时间还不足三个月,连军器装备还没有补充完毕。

各甲乙师团的兵源补充也刚刚过半,特区就面临被军事围剿的严峻危机。”

在场的新军将士们听到这里,也都意识到了这场来势汹汹的围剿,对特区新军将是一次巨大的生存挑战。

接下来是新军参谋部总参谋长孙传庭,宣布特区反围剿作战计划。

“赣榆特区七十二县将根据地理环境,被划分成为四个战区。

杨贺为西部战区最高军事指挥官,驻守在兖州府境内,下辖甲字第一师连同乙字第一师和及乙字第四师。

迎战兖州各卫所兵马,将西面来犯之敌,阻挡在大运河西岸。

耿强为北部战区最高军事指挥官,驻守在青州府境内,下辖甲字第二师和乙字第二师。

迎战安东卫所剩余驻军,和山东北部方向的来犯之敌,务求阻敌于特区之外。

王新为南部战区最高军事指挥官,驻守在海州府境内,下辖甲字第三师连同甲字第四师,和乙字第三师。

迎战南直隶方向的来犯之敌,并准备好南下扬州府和袭扰南京城的军事行动。

所以此次反围剿胜利的关键,就在于南部战区是否能够完成好,这次穿插迂回任务。

徐强为中部战区最高军事指挥官,驻守在赣榆城内,下辖近卫团和新军士官学校教导团。

近卫团的作战任务只有一个,就是要保护好厚世伯的绝对安全。”

朱喜明随后再次走上点将台,做起了战前动员:

“这世上最难做的事就是富民强国,因为要富民强国,就要在旧体制上进行变革图强。

而那些守旧派的既得利益者,不思进取只知坐享其成,就会在变法革新中而被进步的生产力所抛弃。

财富也会因为跟不上创新而被再分配,从而丧失在大明国内的主导地位。

因为他们苟且安乐而不思进取,会很快被奋进图强的特区人所替代。

那他们就一定会利用,现在他们所掌握的权势进行反抗,将新生的特区新政绞杀掉。

会想尽一切办法将变法图强的人消灭掉,来保护他们那些守旧派的既得利益。

当我们特区人面对暴力围剿时,就只有反抗一条路可以走,打的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新军从来不怕威胁和恐吓,因为新军的成长史就是一部战斗史。

新军是在与这个时代最强悍的,最野蛮的建奴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大明万胜!新军万盛!”

“大明万胜!新军万胜!”

在这一声声响彻天地的欢呼中,朱喜明完成了这场,足可以改变大明帝国命运的战争动员。

朱喜明同时在《特区日报》上再次表了多少文章,如《天下公敌》表述:

“大明帝国中那些只知苟且享乐的上位者们,和既得利益者们不顾当今大明内忧外患。

不顾天下百姓生灵涂炭,固步自封打压围剿特区的变法革新。

只为求活的大明百姓就要团结起来,敢于和他们这些反动派进行斗争。

反动派们站在所谓的道德高台上,脸上带着一块大大的遮羞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