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调研报告 (第1/2页)

好书推荐: 盛唐第一闲人

朱喜明纵马驰骋北京城外的郊野中暂时忘却了忧愁,当他筋疲力尽返回大帐时,却看到毛承斗和毕矛康正在大帐内等着他。

“两位先生是找我有事吗?”

毛承斗轻咳了一声整理好自己的思路,他又看了一眼毕矛康后才说道:

“伯爷,今日您讲的话我们这些人都听明白了,可属下还有两个问题想向您请教。”

朱喜明闻言后,又见到两人都是一副很拘束的样子,便笑了起来说道:

“毛先生和我之间就不必用请教这个词了吧?

有什么问题您就尽管问好了,我一定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请问伯爷,您要全面废除前朝先贤们的治世圣训,要将民族利益置于王朝利益之上。

将来还要将权力交到那些无知百姓手中,让他们可以自由的来选举产生府衙官吏。

那样做会不会使天下百姓变的人人自傲,因为缺乏等级制度的管束而变得肆无忌惮,而统治者和官吏们又该怎样去管理制约他们呢?

您可知道那些愚昧无知的百姓们,‘小人畏威不畏德,君子畏德不畏威?’”

“毛先生,你的话中存在两个问题。

先这世间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包括你刚才所说的先贤们的治世圣训。

我们永远都应该是处在不断展的过程中,就像一个不断长大的孩子一般,再漂亮合体的衣服也会有不再适合他的时候。

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上不断的改朝换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一次次向往美好生活的斗争实践,却又不断重复安图享乐忘记经验教训后的可悲结果。

《阿房宫赋》你帮我润笔过两篇文章,难道就没有一些心得吗?

第二你对百姓的态度很直率,为什么非要进行等级管理制约呢?

人人生而平等,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可以付之行动的引导基础。

现在束缚我们民族展前进的,就是你的这种主观教条主义思想。

放心吧!这个国度是乱不了的,因为这一切都将会建立在完善的律法上进行运作。

所以我需要有一个可以去改变的国家大环境,和一个可以改变的民族文化习俗。

更重要的是我们在这个族群中,还应该留有敬畏天地自然规则的心,和追求大同美好未来的意愿,更主要的是要有民族向善的道德共识。

如果那份民间调研令我满意,我为了华夏民族的美好未来,今日就敢于在这北京城放手一搏。”

毛承斗听完朱喜明的解释后皱起了眉,他低下头慢慢的品味着其中的意味。

毕矛康的表情却是一副完全不能赞同的样子,久经人事和官场磨砺的他并不是一位理想主义者。

“伯爷,大明国也有完善的律法,可还是没有制止这乱世的生。

绝对的集权都不能制止动乱安定民心秩序,那松散的分权管理怎么可能行的通?

三本主义就是在放纵百姓,那样会让他们骄奢淫逸不思进取,人人都不知敬畏官吏,这天下还能不再次陷入纷乱吗?”

“毕先生,大明的律法崩坏是因为特权阶层无视律法造成的,属于上梁不正下梁歪。

律法的执行者们不但不能带头遵守律法,他们却把律法当成制民的工具来欺压百姓,百姓们能认同这样的律法吗?

百姓们如果能通过律法来保障自身权益监督官吏,那么分权后官吏们还敢为所欲为吗?

既然有了民族达成共识的律法,谁又敢轻易去挑衅律法的权威?

百姓从来都不是你们口中的愚昧无知,是你们所信奉的所谓先贤圣训把他们管束成奴隶的。

但我也不会为了没有精神归宿和信仰寄托的行尸走肉;

不会为了愚昧无知没有文化依靠和智慧传承的野蛮人;

不会为了自顾寡德没有道德操守和向善习俗的下贱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