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新郑村内 (第1/2页)

亲卫上前与村中民壮隔着壕沟交谈片刻后,就抬起右手掌向外伸展了两次给其他人传达安全信号。

两名当地青壮也再次将木板铺在了壕沟之上,竖起手中的长枪示意他们没有敌意众人可以入村。

前去负责交谈的亲卫报给新郑村青壮们知道的身份,是中央军团大校营长家眷路过此地休息。

青壮们在看过亲卫出示的新军证件后,便十分高兴地将众人迎进了村子。

朱喜明一行人下马进入新郑村的时候,他现带路的青壮竟然讲的是广东当地方言。

在向讲北方话的民团青壮询问过后才知道,这些乡勇都是在两广特区土改政策中受益的当地百姓。

因为特区土改政策让他们分到了属于自己的田地过上了有盼头的好日子,所以这些人都踊跃报名参军被选入当地民团。

可以说都是两广特区新政变法最坚定的支持者,也都是朱喜明不败战神的众多崇拜者。

当村中百姓们知道来了一群新军校官的家眷,他们也同样都表现出来了不一般的热情。

村长郑鹏满脸堆笑的将朱喜明等人迎进村中的一处大宅,安置好座椅后又派人端上了热茶水,表达他们对老乡和新军将士的尊敬之情。

“我们既然都是赣榆特区的故人,郑村长你就不用如此客气了,这真是太讨饶了!”

朱喜明看着很是机灵的郑鹏笑脸相迎忙前忙后,心中对他很是赏识也备受感动。

“公子,您可千万不要这么客气,他乡遇故知怎么能不让我们这些客家人高兴呢?

出门在外就是最需要朋友帮助的时候,只可惜咱们这穷乡僻壤之地条件艰苦招待不周,还请公子见谅。”

这村长郑鹏不但为人看着机灵,说出的言语也让人感觉到很是亲切。

“郑村长,我们这些人从广州城一路游学走来,看过很多咱们北方移民设立的村庄,感觉他们现在的生活都还算是过得安稳。

可不知你们新郑村为什么要在外围修筑村墙还挖掘壕沟,是生了什么变故吗?”

朱喜明这是在明知故问率先抛砖引玉打开了话头,等待郑鹏向自己讲述这其中的详细情况。

“公子您有所不知,我们这些外来移民都被当地原驻民视为抢夺他们土地的客家人。

这个地方的田地原本是一个叫李家村的庄子负责耕种,因为厚世伯带我们来这里设立特区,需要土地安置我们这几十万北方移民。

肇庆府新乡县李家镇民团就将这块原属于新乡县官府所拥有的官田,划给我们这些移民居住耕耘。

但那李家村是当地最大的李氏家族祠堂所在地,他们李家人仗着人多势众又与本地官府有很深的人脉关系。

就不断在两村田地划界和水源使用上找茬,处处和咱们这些客家人过不去制造矛盾,变本加厉的占咱们移民便宜。

咱这新郑村只有36户112口移民,惹不起这当地的李家村人就只能无奈步步退让。

在这短短不到一年时间里,郑家村原本分到的1976亩耕田就慢慢的只剩下15o7亩了。

上月17日他们李家村又在耕田划界问题上来找茬,硬说我们新郑村南面的十多亩耕田是他们李家的祖产。

村中有两户移民家已经在那块十多亩的土地上播种了玉米,竟然被他们李家村人给全部祸害强行铲掉。

因为那两户移民气不过就与铲地的人生了争执,最后竟被他们李家族长下令给绑回李家祠堂当众烧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