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丐帮帮主 (第1/2页)

杨老大虽然嘴上对朱喜明的建议大加赞赏,但心中却早就已经是满腹猜疑。

“一个北方来的年轻外乡客,刚刚来到这香山县开了一家闹腾的很热闹,但细算下来却没有多少收益的侨兴居快餐店。

今日又跑到自己面前说出这种让人难以捉摸的大话,不知对方是银子太多撒着玩的败家子,还是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大阴谋要害自己。”

“杨帮主,你能告诉我这香山县内共有多少丐帮弟子和多少外来苦力吗?

我还想知道你们的这些丐帮弟子都是因为什么来到香山境内,又是因为什么沦落到街头乞讨?

我这有份香山县官府的统计调查文书,但我对这份文书上的数据并不相信,所以还请杨帮主能够告诉我实情。”

当前几日朱喜明看到香山县衙统计出来的官方文书中显示全县共有乞丐26人时,就被他随手丢到了一旁不再理睬。

因为他已经在香山县内转悠好多天了,只是侨兴居门前大街上的乞丐数量就已经远远过这个官方统计数量了。

杨老大对朱喜明这次约他的真实意图越来越感到疑惑,他真摸不清对方这位年纪轻轻的公子哥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

但又想了想这群整日里挣扎在温饱线以下的苦命帮众,对于这些生死都无人问及的乞丐说出数量与不说出数量又有何区别?

他思虑片刻后便咬了咬牙最终还是决定,相信眼前这位带着满脸人畜无害微笑的贵公子。

“洪武初年朝廷就引漳州人入香山岛上屯耕农田修建海港码头。

但因为香山岛内地处蛮荒土地贫瘠还受到禁海令的影响,虽然已经历时2oo多年也还是人烟稀少。

只是因为近几十年来朝廷的禁海令松弛,香山境内的海贸生意随着西洋人的到来也开始兴旺展起来。

这里不但优良海港众多内河水道也是四通八达,这才引来数万客家人到这里求活谋取富贵。

但这海上贸易收益大风险也大,有太多的人出海后就再也没回来或者是被海匪强盗打劫破产,他们的家眷老小就会迫于生计沦落街头成为乞丐。

大量常年从事苦力劳动的人,因为年纪大了却没能赚到银钱可以安身立命养老。

最终这些无家无业的孤儿老幼和拖着病体的苦力就都沦落成了乞丐。

不瞒公子在这香山岛一地共有我丐帮弟子一千二百多人,每日里都是相互帮衬着才能勉强求活。

整个香山岛靠在海贸上讨生活的外来苦力数量,估计应该是过三万人。

希望我说的这些能对公子的宏图大业有所帮助,不知公子现在能否将您造福乡里的计划也讲出来,让我们这些乞丐也听一听是否能帮到公子。

免得这些苦命兄弟们相互之间混乱猜疑,而耽误了公子要干的大事。”

朱喜明见杨老大很有诚意的回答了自己的问题,便笑着抱拳表示感谢。

“听闻这自然之中越是弱小的动物就越是需要互助自保,只有这样做才能保障他们更好的生存繁衍。

如蚂蚁、蜜蜂和我们这些人,所以在各行各业之中都有了各自的帮会,为了就是相互之间依靠壮大更方便的向外谋取利益。

例如这盐帮、漕帮、商会、丐帮,人们都希望让自己成为强者去完成对利益财货的追逐。

但人们却往往会在追逐私欲中壮大后忘记帮会组建的初衷,忘记了帮会中广大弱势成员的利益诉求,忘记了自然天道的互助共荣法则。

往往都是穷困潦倒的大多数人被少数有权势的人欺压剥削,帮会反而成为了压在他们自己身上的一道枷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