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放弃垄断 (第1/2页)

“伯爷,还应该立即宣布两广特区施行铜料和铜币的管制,禁止两广特区内的铜料和铜币私自囤积和走私出境。

加强在边境和道路隘口的查处力度,防止有人为了牟取暴利铤而走险到特区以外的地方赚取差价。

这样也可以迫使囤积居奇的大户将手中的铜币送到银行兑换,或是被迫再次投入民间进行流通。”

张峰也给出了自己对特区铜钱短缺的解决办法,希望关闭边境断绝囤积大户谋利的途径。

“那司法部就抓紧时间制定出相关律法条例,对两广特区境内铜料和铜钱进行管制,防止特区本就有限的资源向同样铜料短缺的大明其他地方流失。

我建议每户人家的铜钱存储数量不得过一万枚,出部分按投机倒把罪论处,特区银行要尽可能保障好百姓们铜钱的储备兑换。

我去年在得到郑之龙的提醒时并没有太在意,因为我认为特区现在的造币技术应该不难解决钱荒的问题。

财政部在通过银行行铁币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将保护百姓利益不受损害放在位,毕竟用铜币的主要流通人群就是那些穷困的升斗小民。

至于在铁币行过程中产生的巨大财富,要全部放在保障民生、教育、农业和各类补助上。”

朱喜明感觉自己现在能想到的这些办法,应该是可以应对当前的钱慌问题。

“伯爷,您的铁币行计划很好,但铁币本身的价值是比铜币低廉的。

还是需要在白银与铁币之间建立自由兑换才能体现铁币的价值,那就更需要特区财政部和特区银行金库储备好白银等待兑换。

所以特区财政部的收支上还是需要开源节流,我们所面临的财政预算不足问题并没有得到真正解决。”

毕矛康看着朱喜明脸上露出得意的笑容,只得无奈的提醒他这个注意事项。

朱喜明听到毕矛康的提醒后,立即就意识到了这一时代的银本位货币环境,为自己刚刚的无知感到惭愧,站起身向毕矛康作揖行礼。

“谢谢毕先生的提醒,险些让我做出一个祸国殃民的决定出来。

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场通货紧缩的经济危机,必须要有大量白银和商品流通作为保障。

我看特区工厂的第二年扩产计划,就全部折成股份向商人们出售吧,这样既可以将特区第二年的财政预算省下来,又可以得到一大笔银子反补给财政部。

我也可以向工业部、商贸部、海贸部授权,将特区内的自行车厂、罐头厂、喷壶厂、造纸厂、印刷厂、香皂厂、酒精厂、轴承厂、洗衣机厂、粮食加工厂等一切非军工工坊对外出售。

无论是参与明年特区工坊区扩建的,还是直接收购特区工坊的商贾巨富。

他们如果手头的现银不足,就都可以向特区银行申请三至五年期贷款,利息可以通过商会与银行之间进行商榷。

我认为私有工坊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都要远远过我们官办工坊。

官办坊厂随着产业体量的增大,往往会因为权力的作祟和人的欲望产生出腐败或数据作假现象。

还是都转让给民间的商人去经营吧,官方只要做好市场监督工作就可以了。

咱们同时身兼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是走不远的,只会越搞越乱,越搞越差。

不但会损害了两广特区来之不易的好名声,还可能带坏新政变法营造的良好大环境。

现在特区各部的工作应该从早期的多赚钱来养更多的兵,转变为普及新政变法的三本主义思想,鼓励商贾百姓们去通过勤劳创新赚钱,让大家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和机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