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无奈之举 (第1/2页)

朱喜明听完赵二宝带来的情报后,心中也感觉有些左右为难。

他举着望远镜继续观察着前方的水情,并没有做出任何决定。

“三弟,咱们绕路走也不是办法,只怕我们还没有赶到天宝镇,北上的道路也会被那群王八蛋给破坏掉。

咱们还是想想其他办法吧,不能让明军总牵着咱们的鼻子走。”

赵波却已经有些耐不住性子开始对战场态势进行分析,以他对目前战场情况的了解,知道想要去支援泉州城已经不大可能了。

心中不由默默祈祷郑之龙能在接到预警军情后组织兵马守城,坚守月余等待特区新军的救援或者是静待南京方面的迂回打击战报传回来,迫使南下的这几十万明军撤兵回防。

如果他郑之龙绝对聪明的话就带着小公子赶快逃离泉州城,全家都到广州城来躲避这次兵祸。

“命令亲卫营和士官营向漳州城方向起攻击,沿途中敲锣打鼓将声势给我搞起来。

我要将漳州城内那些不顾百姓生死的畜生全杀了,让他们为自己的罪恶行径付出代价。

告诉运输队的精壮们转向沿河西进,一路上要尽全力救助受灾百姓,让受灾的百姓跟咱们一起去漳州城找那群畜生报仇雪恨。”

朱喜明此刻心中已经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是不可能如愿赶往泉州城保护孩子老婆了。

那就在这漳州城把自己到来的大旗扯出来,希望能吸引北京朝廷的第五路大军改变行军路线。

不要去泉州城抓自己的孩子老婆,而是到这里来抓只带了35oo兵马一路招摇孤军深入的自己。

一连奔波了十余日的新军和运输队伍终于放慢了行军度,一路大张旗鼓的向漳州城方向行军而去。

他们在沿途一边召集救助受灾百姓同行,一边派出快马先行前往漳州城向驻守明军宣战。

朱喜明这样做的目的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希望能引起统领福建第五路兵马的统帅重视。

让他们都知道大明国的犯之人就在这里,就看他们敢不敢来漳州城与自己一战了。

第二日午时,朱喜明站在漳州城五里外的一处小土坡上,通过望远镜观察已经严密防守的漳州城池。

他看到新军的士官营正在距离漳州城六百步处设置炮位,而漳州城头的十几门火炮已经都相继开过火了。

只有三门红夷大炮的弹丸滚至炮位附近外,其他的城头小炮都是射程外的无效打击。

而亲卫营的士兵们没有像其他攻城军队那样去砍木头搭建什么攻城梯和攻城用具,而是以排为单位坐在地上休息,他们身后不远处还有数千被他们召集来报仇的灾民。

那些灾民们被运输队青壮十人一组的组织起来帮助新军运输补给物资。

当然这种帮助都是有偿的,灾民们每人都会得到一日两顿饭,再加5o枚铁币的额外奖励。

新军士兵并向他们许诺5oo枚铁币,就允许他们向新军自由兑换半两白银。

这样的政策就很顺利的把灾民们集结到一起,又将那些灾民与新军之间用这种利益关系而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

朱喜明知道自己这次带来的兵马太少了,就想到了让这些灾民远远的跟在自己身后,给城中的明国驻军带去一种心理上的压迫感,迫使他们不断的向外界其他明军部队求援。

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的明军向漳州城这里赶来,从而减轻泉州城方向所承受的军事压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