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杀阿巴泰 (第1/2页)

好书推荐: 三国之武皇 宋土

就在杨贺率军由大凌河北岸退回南岸的小半个时辰内,吴三桂的兵马也终于抵挡不住满清军队的攻势了。

这一次吴三桂的骑兵只组织了两次冲锋,就被以逸待劳的满清骑兵给打散后不能再集结成军。

吴三桂被迫无奈只得带着5ooo多骑兵,还有1ooo多逃回北岸已经没有甲胄武器的败兵退出了战场,

他们一口气跑出了十多里才敢停下来集结溃兵,但这宝贵的小半个时辰也给杨贺提供了退军回南岸的时间。

完成撤退后的杨贺下令工兵炸毁辛苦一昼夜才搭建起来的浮桥,将南北两岸清军分隔开避免自己被包围的危险。

杨贺看到吴三桂那个怕死鬼再次逃跑后,只得一面大骂他的无能一面指挥新军组建防御阵地。

大凌河南岸的5ooo满清骑军也不断的向新军动着袭扰攻势,为北岸清军争取渡河时间一同完成对这支新军包围的作战意图,大有一种鱼死网破的决死气魄。

双方在大凌河南岸的战斗进行了近一个时辰,清军在付出了五百多骑兵的惨重伤亡后才不得不停止了攻势。

而北岸清军也趁此机会由大凌河上游,利用早就已经准备好的浮桥6续渡过了河,战场态势仿佛也向着越来越不利于新军的方向展。

仓惶渡河而损失了大量马匹物资的第一军团,已经失去了动反冲锋和快移动撤离的能力。

新军在多次通过旗语要求吴三桂带领兵马前来汇合无果后,杨贺也只能无奈的放弃了对吴三桂骑兵来援的期盼。

他决定原地防守等待孙传庭的支援或者是将围过来的一万多满清骑兵击溃,冷静下来的杨贺又恢复了他沉稳冷静的大将本色,毕竟自己还有近7ooo多兵力。

杨贺静下心来后举起望远镜观察对面清军的运动情况,但清军在看到新军已经站稳脚跟并完成了防御阵列后,也并没有再次动新一轮的袭扰攻势。

他们却分出了2ooo骑兵去继续攻击吴三桂的那群溃兵,将他们彻底赶出了战场二十里之外。

杨贺在此后两日时间的对峙中曾经组织过几次步兵反冲锋,但都被狡猾的清兵给巧妙的瓦解了。

清军弓箭兵和强弩兵们在新军步兵动攻击时都倒伏在地上,当双方临近八十步时再起身用箭矢反击。

在新军火炮的打击下清军竟然放弃了抵抗,他们假意败退想将冲锋的新军引离火炮打击范围,但都被杨贺现后及时下令退回。

杨贺通过对战场上的态势变化猜测清军的作战目地,是想拖住围困他们等待后方的援军或者是寻找作战的时机。

被围困的第三日,杨贺决定向原路撤退不再与满清军队继续纠缠,只是新军的每次阵列移动都会引来清军见缝插针式的攻击,每一次都搞得新军有些手忙脚乱。

杨贺在与随军参谋们共同商议后决定针对清军的这种袭扰战术采取反制,因为有一名少校参谋对杨贺这种谨慎的作战指挥提出了质疑。

“杨司令,我们现在是一个军团对阵只有一万满清骑兵,有必要这么小心谨慎吗?

当年总督师指挥新军对建奴骑兵作战时,投入战场的兵力最多也不过万人规模。

建奴当年也有强弓硬弩,可我们也有种类众多的火炮可以随时远程打击他们。

所以我们参谋部都赞同总督师当年讲过的那句话,新军不满万,满万不敌!

我建议第一军团应该以师团为单位对满清军队展开攻势,因为我们来这里就是要寻找满清主力作战的。”

杨贺被这名少校参谋一语点醒梦中人,突然意识到自己在脱离了朱喜明军事指挥后的迷茫谨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