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三条出路 (第1/2页)

好书推荐: 风华绝代 大乾摄政王

新军将解救出来的近三万名汉族奴隶,给他们分武器后分成了八个新军附属营。

全部都被分配到沈阳城八座门外围,配合八个新军团听从调遣,这就为新军保留下来了一个军团的兵力驻守在沈阳德胜门外。

这里也将会成为新军的唯一攻城位置,朱喜明就要戏剧性的由德胜门处攻入沈阳城。

在当地三万余辽东汉人的指引下,新军派出去打粮的部队都是满载而归。

新军各个营地内也都有了堆积如山的粮草物资,和成群的牛羊牲畜供没有后勤补给的新军将士们食用,提供了围城期间所需要的物资补给。

新军的这一系列举措也引来了更远方向的汉人,他们一起杀死满蒙族人后拉家带口纷纷向沈阳城奔来寻求庇护。

这也给新军带来了更多斥候所没有现的重要情报。

例如蒙古科尔沁部组织来援的5ooo骑兵,在得知清军大败盛京城被新军围困后,他们就立即打马返回了蒙古草原,放弃了对满清盛京城的救援。

新军用了五日时间做足充分准备后,地六日辰时孙传庭下令对沈阳城德胜门进行不间断炮击。

虽然中央军团几百门重型火炮被毁,但王新的第三军团却带来了一百门重型火炮。

两个军团中的中型和轻型火炮,总数量还是过了6oo多门。

根据火炮口径和射程的不同,全都被孙传庭合理的分配到打援、阻击、攻城、毁城、破坏等不同作战位置上。

用在沈阳城德胜门处的攻城火炮数量,也达到了惊人的28o多门。

只是新军营中的火炮弹药数量太少,所以孙传廷才会决定只对德胜门一处展开火炮打击,目地就是要把阵势搞得尽可能大一些。

多尔衮在接到朱喜明的劝降书信后虽然感觉很苦恼,但并未再去找洪承畴等人商议。

因为这封书信朱喜明是用最后通牒的口吻给他写的,明确的给他指出了三个选择。

第一是多尔衮率领大军返回盛京城与新军决战,用刀枪来决定各自的命运和前程。

第二是多尔衮留下大凌河防线的兵马,自己带领军中将领返回盛京城来与新军进行谈判,落实当初朱喜明在广东时告诉他的那些事项。

满清去除国号后重新向大明帝国称臣,率领所有族人去西北苦寒之地攻打入侵华夏领土的西方强盗。

第三是多尔衮留在大凌河防线,继续做那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的防御。

等待新军攻破沈阳城屠尽城中满蒙族人,然后挥军南下去找他的兵马进行决战。

如果他敢跑去蒙古草原自立为王,大明帝国新军将会前往征讨不死不休。

多尔衮在反复看了几遍劝降书信后,双手都不由的颤抖了起来。

朱喜明给出的这三个选择凭良心而论他是一个也不想选,可他却深知朱喜明是一个说到做到的天下枭雄。

只能再三权衡利弊得失后努力去避重就轻,想办法为自己为满蒙族人通过谈判争取一些利益了。

在经过两日慎重考虑后,心力交瘁的多尔衮给朱喜明写了一封回信。

他希望朱喜明能够承诺自己和盛京城内满人的安全,并在去除国号向大明国称臣后还能继续得到新军的庇护。

希望在自己去盛京城进行谈判期间,大凌河南岸的新军和吴三桂的兵马都不要趁机过河动攻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