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宋二遇清官 (第1/2页)

班玉虚说了这话,让宋二五雷轰顶,脊梁阵阵凉,他明显地感到下场不好了!

果然,班爷说完后,就吩咐左右道“快,上大枷!”

各衙役一声喊,就拿来了顶级重的大枷来,大概一百多斤重,被人抬到公堂,宋二眼角一瞥,吓得魂飞魄散。

“快,将大枷给他上了!”班爷吩咐道。

班爷看到衙役做事拖泥带水的。有些着急,就催促道。

不一会儿,就将宋二枷了,班爷在枷上写了理由,只见上面写着五城司马司指挥枷号恃强凌弱诈骗构陷犯人一名宋二示众。

落款日期枷号靖嘉年月日。

注明的是限满号办。

往正南门菜市场示众。

大枷上了颈项,宋二痛苦万分,可是无可奈何。

于是,班爷吩咐将宋二出去示众。

这厢王老汉这里只用交了纹银八两,另外的假银子和碎银子,均交付给库吏,由库吏收了存储入库,然后这个案子就判决完毕,签字画押,宣布退堂。

书吏领了赃银之后,进入内室向班爷禀告道“大人,刚才那枷号宋二人犯,固然十分可恨,于法于情于理都是可憎之人,他狗仗人势,仗势欺人,人人都恨之入骨,恨不得生啖其肉。这次判决,真是大快人心!深得民心!但是,皇上的崇信正是宋岩宋大人,他正得势,现在担任通政司,正是权力如日中天之时,如今大人将其家人依法严办了,宋岩大人难免会产生想法,继而会对大人进行忌恨。大人既然是秉公办理,就有理由向朝廷奏报,这才合情合理,免得被人中伤,反而被动了,还望大人考虑考虑,不可有失偏颇啊!”

班爷听了,点点头说道“不是你提醒,我差点给忘了,这事很重要,需要先写清楚后,将文件送过去阅览,需要写详细点,来龙去脉写清楚,于情于理都说得通才行!”

书吏答应了下来,就到外厢书房连夜修缮文章,尽量写得详实又容易看懂,非常清楚,写完之后,立刻送入查看。

班爷接过详文一看,只见上面写的是“五城兵马司指挥班玉虚为惩治奸奴恃强凌弱欺压贫困百姓,业已审理查实确认,特备案详述以期待察实事窃照城东南豆腐坊王老汉开设豆腐小店,一向安分守己、诚实经营,夫妻无儿子,只有一女儿,年已经十五周岁。父母三口,相依为命。只因最近一年以来生意难做,惨淡经营,入不敷出,拖欠了官税,屡屡被官差严加追索。王老汉无计可施,四处筹借,可是没有借到,因为到处都不景气,人人的日子都难过。刚好,王老汉去到宋府送豆浆,与宋二打招呼,因为常年送豆浆,宋二也认识他。见王老汉面带愁容,不得开心颜,偶尔问及原因,王老汉就将实情告诉了宋二,宋二就假装大方慷慨,答应借给王老汉十两银子,约定以八扣加三,就是一个月还清。王老汉迫于要交税,明知道是高利息,可是没办法,需要用钱,免得被官差抓去打板子,迫不得已,就写了借据,交给宋二收拾保管起来。等到了日暮时分,黄昏时刻,到处都看不清楚,王老汉接过了宋二交来假银子,因为王老汉着急回家,就没细看银子真伪,等到次日拿去银号兑换碎银的时候,才被掌柜的拒收,说银子灌铅了,这是宋二存心坑害王老汉。在这个时候,王老汉也不将假银子上交给官差,怕又上当受骗,随即就去找宋二要求更换真银子,可是宋二做贼心虚,就是不出来见面,躲了一天,不见王老汉。到了第三日,才见到了宋二。王老汉还没说话,宋二就横加指责说王老汉不早来更换,王老汉说来了,没找到宋二,宋二正在得意奸计得逞的时候,对王老汉的解释,拒绝听从,说是王老汉私自更换的银子,他的银子不可能灌铅,因为他的银子都是通政司宋大人赏赐的,哪里有假银子的说法?于是,就威胁恐吓王老汉,说王老汉穷疯了,穷急了,才来宋府耍赖,要将王老汉送交通政司法办。王老汉本来是小小老百姓,忽然听闻要送官吃官司,就如同五雷轰顶,非常害怕,只有抱憾而归。等到了家里,而官差逼着要求交税,正在焦头烂额的时候,遇到了住店的客人,见此情景,就慷慨相助,帮助王老汉度过难关。等到了期限,宋二到店里逼债。王老汉刚好生病,又急又气,结果卧病在床,自己都管不了自己了,也没钱治病,更不用做豆腐经营店铺了。结果,妻子女儿都跟着受罪挨饿,甚至吃了上顿没下顿。这个时候,宋二毫不同情,照样登门咒骂,实施各种各样的敲诈勒索,用尽各种下三滥的手段进行逼债。王老汉的妻子唐氏,女儿元春,见到宋二严词相逼,就恳请宋二宽限几日还钱。宋二见到元春年轻貌美如花,就癞蛤蟆想吃天鹅肉,尽想好事,于是,就包藏祸心,立下宽限日,然后又赠送碎银,以取得元春的好感。用假动作表现慷慨的行为,实际上想取得唐氏和元春的好感,然后过去了五月都不来,实际是有其他打算。果然,不久,就托了张婆过来说媒提亲,而王老汉夫妻以女儿年纪太小,女儿不愿意为由拒绝了亲事,元春不愿意嫁给宋二,宋二怒,又让张婆前往,称如果不同意亲事就要还银子。并私下里将借据上的一十两改为五十两,想要借着这五个月的时间来多要钱,经过传唤王老汉到案,再三再四审讯,供认不讳,很明显没有逃避的意思。随即就传唤宋二来对质,经过王老汉面证其非,所有的假银子还有碎银子等事项,当堂呈缴,但是,宋二恃强凌弱不服气,违抗公堂审判规定,目无法纪,不尊重朝廷命官,实则张狂至极。遂想到京都有容乃大,可是不能容忍此等奸诈险恶目无法纪之徒,这样的奸奴应当严惩,将来保证京城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不担心坏蛋横行。如果不严惩,必要妖孽效法,群起而学之。后果就很严重了。后来,又查阅律法,家主作官,要严格管束家奴,如果不管束,致使家奴作奸犯科的,不仅处罚家奴,也要按照管束不严之罪对家主进行惩戒。现如今,通政司宋岩,身为朝廷大员,不能明察身边家奴作恶,所以导致家奴坑害良民,构陷罪名,藐视地方朝廷命官,实属疏于防范,渎职失职,理应按照律法判例进行惩处。其家奴宋二因恃强凌弱盘剥良民,获取高额不当利益,应当杖打一百大棒,配口外充军戍边。其家主应当按照疏于管教滥用职权失职渎职之罪进行惩处,应当照例革除官职追究罪责。理应具禀告上司御史查验定夺。除了对宋二上枷候办,最终施行,由上司定夺。特此申述详情备案。右申五城督察监察御史王靖嘉年月日兵马司班玉虚。”

书吏将这书稿呈上,给班爷看来,班爷点点头,立刻写了一行字。然后,书吏就将该书稿送进去校对然后刊印,立刻将详文送到监察道那里备案备查。

这监察道御史姓王名远洋,原是枣阳县人氏,由进士出身,历任部属,现在是特授该职务,最为忠厚正直正义的,为执法刚正不阿。他见了详文,立马就收了,然后在详文上批注道如果宋二不依法惩办,对于宋二的放高利贷,京城百姓已经怨声载道,对于放高利贷盘剥良民,并用假银子来糊弄良民,陷害贫困户,趁火打劫落井下石,仗势欺人,知法犯法,应当严格追究其责任,根据所犯罪数一一进行惩处,根据详述内容,等候奏请皇上定夺。先将王老汉保释放回,如果需要进一步质询,再进行传唤,不能期羁押,不能滥用职权。请抄写转备案。

这份详文一批,就了兵马司,谁敢不遵行?即刻就命令王老汉回家等候消息,暂且放置一边不表。

再说那王远洋即日准备一本奏报皇上。靖嘉皇帝一看奏章,私下里想了想,这宋岩爱卿为什么疏于管教家人呢?因为家人行为不端致使有人参奏?

想了又想,觉得这是国家制度,先皇定下的规矩,怎能不遵守?恐怕不能违抗,估计难以包庇,还是要问问清楚再说。

于是靖嘉帝就做了朱批道“通政司宋岩,有无纵容家人滋事生非,不加管束?着三法司大臣,依法秉公查实具奏。如果查证属实,就依法处理,如果属于诬告,再查清事实依律处罚。先将该案备案,等候定夺。”

三法司大臣领旨,就来请宋岩对质。

这三法司大臣是谁呢?就是兵部、刑部和太常寺卿。

大臣分别是兵部尚书应堂,刑部尚书李晗,太常寺卿朱光宇。

按照旧制,依律规定,在京城大小官员作奸犯科的,都要传三法司会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