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靖嘉帝临幸 (第1/2页)

好书推荐: 逆麟行 远古封印

唐律劝慰王老汉、唐氏夫妻,二人心里稍微好受点。

再说元春被县令钟大方喝令上轿,抬着轿子到了内署,心里也有些惶恐不安,不知道将来的命运是什么。从小到大,还没经历这场变故,的确还没做好思想准备,只因事情来得太突然。

好在县令夫人前来安慰劝解,不停地和她说话,让她感受到还在人间。

元春心想,自古都有红颜薄命的说法,看来这事淋到自己头上了,只是可怜父母年纪老迈,辛苦大半生,还没享受到女儿带来的福气,自己就要去了。只有来生再行报答养育之恩了。

她正胡思乱想,也就停止了哭泣,知道事已至此,回天无力。

县令大喜,钟大方立刻安排,命令制造香车宝马,还有锦绣衣裳,各样准备,十分详尽周到。就这样忙活了大半个月,诸事安排停当,这个时候,元春也慢慢习惯这里的生活,因为读书甚多,知书达理,加之实际训练,学习了真正的面见皇帝的要行的大礼,以及各样宫中礼仪,都已经掌握娴熟。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钟大方县令来到大内面见大太监凯旺,将元春的来历一一述说清楚,凯旺听了,答应代为启奏皇上。于是,凯旺找到一个合适的机会,对靖嘉帝说了元春的情况,靖嘉帝听了,龙心大悦,就即刻命令凯旺,派出宫廷用车,去将元春带进皇宫内庭。

靖嘉帝看到元春,当时就愣住了,说起来后宫佳丽如云,还真没见过元春这样的如花赛玉,真是集中了四大美人的优点,就算西施和玉环,也比不过元春,元春正是靖嘉帝喜欢的类型。有了元春,三千佳丽就像浮云,没有什么兴趣了。

于是,靖嘉帝就命令在西华苑设宴,和元春一同用膳。

当晚,靖嘉帝临幸元春,十分欢喜,次日一早,就册封元春为贵妃。

同时,命令内监拿着一千两金子赏赐给县令钟大方,赐给王老汉一品官员,将唐氏赐给一品夫人名号,另外,还有不少的绫罗绸缎、黄金白银珠宝玉璧等等,赏赐相当丰厚,王老汉一日得到的金银财宝是他祖宗几代人努力都无法获得的。

这个时候,王老汉竟然傻了半天,不相信这是真的,使劲儿掐大腿,也知道痛疼,知道这不是梦,不过,这个幸福来敲门,不是很文明,完全是破门而入,直接硬闯进来的,拦都拦不住。

他得到这么多东西,是无论如何都没想过的,于是就来叩谢县令钟大方。

钟大方听闻王老汉来了,立马急匆匆地来开门迎接,非常恭敬,因为王老汉是一品大员。

王老汉说道“小女儿全托了钟大人的洪福,要是没有钟大人,也就没有小女儿的今天。这个恩德,什么时候来报答呢?”

钟大方连忙说道“岂敢岂敢?这是娘娘的洪福,和小的无关!公现在已经是皇亲国戚,一向都有规矩和制度的。如今,公贵为国戚,自当得到下官的尊重。是天可怜,是皇恩浩荡,不是下官的功劳,不必致谢,不要客气!因为公现在是国戚,豆腐坊的生意就不要做了,免得影响皇上体面。不要心里想着那豆腐皮还有豆腐脑,以及豆浆啥的了。”

王老汉说道“钟大人的吩咐,应当听从,恭敬不如从命,可是,小店里还有一位唐老爷,在店里住了有两年多,如果改行,不再做豆腐,不再开店,那唐老爷怎么办呢?”

钟大方说道“他是客人。哪里都可以住,你家不能住,可以到别的地方住,这个不是问题。何必担心呢?”

王老汉说道“哦哦,那怎么行?话不能这样说,这位唐老爷虽说是一个住店的客人,可是,他可不是一般的客人,他是我们的大恩人!对我们有很大的帮助,帮我们度过了很多难关,化险为夷,在走投无路的时候,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帮助。这个恩情,没齿难忘啊!现如今,我们家得了大富贵,怎么能赶唐老爷离开呢?”

钟大方说道“既然是对你有恩,不忍心让他离开,那就留下他,住在店里就是了,他已经习惯了,就尊重他的习惯。只是大人和夫人,不能住在那里了,因为那里就和大人以及夫人的身份不相符合了,大人和夫人可以暂时搬到县衙里居住,暂时委屈一下,等到造了府邸之后,再迁往府邸居住吧。”

王老汉答应了,就辞别了钟大方,回到店里,将这件事告诉了唐律。

唐律听完王老汉的叙述,就说道“这个本该如此,按照制度来行。要不按照秩序来行,恐怕会造成混乱。人们都会议论纷纷的。只是这店里的东西甚多,恐怕在下一时半会儿还不能一一照顾周全,如果一旦有损失,那么,在下心里一定过意不去。再说,考试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刚好遇到这事,参加完会试之后,在下就要走了。其实,在下早就想要搬家住到别的店里,久久不得便,现在刚好有了这个方便,就此将店交还给老大人就好了。”

王老汉说道“这么说来,这不是打脸吗?说出去难听了,就是说是小老儿不懂事,不近人情,竟然将恩人赶出家门?这个反倒不美,是让小老儿无地自容。如今,大恩人再委屈住些日子,等到考试结束后再去,现在考试很重要,最忌讳搬家,搬来搬去的,影响备考的心情。如果现在就着急搬家,外面的人看到了,都会说小老儿是一个负心汉了。”

于是,王老汉再三再四请求留下,唐律面情软,拗不过,只有答应了,暂且还住在店里。

马上就要开始考试,唐律一心准备考试的资料,忙得不可开交,自不必详说。

再说这一年会试,恰遇大典,靖嘉帝钦点大臣为大总裁。大总裁通政司宋岩。大总裁礼部尚书明果,副总裁兵部侍郎毛国堂,副总裁詹事府左春坊龚若虎,提调官兵部侍郎望,监视官太仆寺卿夏伟申,巡风官光禄寺卿袁英,监视官内阁学士邴琉。

内帘同考官翰林院侍读学士周芸竹,翰林院检讨向武,刑部主事金柳,工部郎中敬一礼,户部郎中常国,给事员外郎祖良柏,太子洗马盛邹,翰林院侍读学士季志律,侍读学士涂安虎,太常寺少卿揭核璐。

外总巡察官步军统领一等承恩齐国公柏志章,左卫都指挥开国诚意伯春骝。

其余在事人员,不能一一描述清楚。

到了三月初六日,各个官员都已经各就各位,宋岩是大总裁,自然另有一副模样,耀武扬威,颇为得意。

显得他高人一等,其他人都没放在眼里,众官员看在眼里,心里自然不服,不过,都擅长隐忍,只是不表现出来,宋岩不知就里,还以为众人都怕了他,于是他越得意。

宋岩和众考官管事的配合不到位,宋岩故意表现别人聪明能干,所以,众人就和他各怀异志,暂且不详细描述。

到了初八日,各省举子纷纷进入考场,唐律也到了贡院,点名结束,各自进入自己的考室。

初九日,五更拿到题目。

题“大学之道”。诗题“赋得春雨如膏”得字五言八韵。

题目拿到后,各个举子都挖空心思,搜肠刮肚,潜思默想,构思一篇绝妙好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