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唐律履新职 (第1/2页)

再说唐律到枣阳上任,学苑里的生员、同寅等等,都来迎接,热烈欢迎。

唐律行礼,和他们一一见过,然后走马上任,开始了新的生活。

初来乍到,也没什么重要的事,也不担任要职,因此学苑里没有什么事可做,每天都是读书讲学,解释四书五经,训导学员,因为唐律学富五车,讲课都是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内容丰富多彩,学生们都非常喜欢听他讲课,对他的敬业精神也深深折服。

有一天,唐律突然想到,我现如今已经得到一个职位,在枣阳作官,但是和妻子分离,将妻子放在岳母处,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总是在娘家,也不合适,心里怎么能忍心呢?两地分居,长期下去,难免会犯罪,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于是,唐律就修书一封,取了五十两银子,交给唐元,回娘家一趟,将妻子接过来,二人可以团圆。

唐元接过来书信还有银子,就辞别了唐律,前往赵家庄而去。

再说那赵月牙唐夫人,自从唐律进京赶考之后,就搬到了娘家居住。

谁知道她已经暗结珠胎,唐律走后不久,赵月牙竟然现自己身体异样,于是请郎中把脉,竟然是喜脉,赵月牙高兴极了,老夫人也喜得咧嘴笑呵呵,整天都高兴,虽说女婿考试不如意,但是,身怀有孕比什么都值得高兴,弥补了心中缺憾,一扫心中的愁云。

有了身孕,就像才子怀了才,时间一久,就容易被人看出来,到了十月,唐夫人竟然诞下一个千金,生了女儿。

赵温氏老夫人高兴坏了!好不欢喜,人逢喜事精神爽,走路都带风,轻快得很!

就是忙碌,她也乐意,整天都乐呵呵的,毕竟这是一条新生命,又是一代新人。

老夫人忙前忙后,大小事繁琐得很,都是赵夫人里里外外地张罗着,照料得井井有条。

孩子很快满月,赵温氏老夫人给孩子起名叫宝珠。

这个时候,赵月牙一边抚育女儿,一边盼望着丈夫的金榜题名的消息,就是等着捷报到来的那一天。

谁知道到了第二年的五月之后,还是没有一点消息。

等到后来布消息,官方布告显示后,才知道唐律名落孙山。

过了两天,就有书信寄回,说他在京城暂住,准备下一场考试。

于是,赵月牙不得不继续安心等候,等待丈夫的好消息,她对丈夫很有信心的。

一直到了今年的七月,才从京城接到家信,说丈夫不曾高中正榜,不知道后来却得到朝廷特赐进士及第,然后,吏部就改了授予他为枣阳儒学,紧接着就是百两银子到家。

正是双喜临门,唐夫人高兴坏了!赵老夫人也眉开眼笑,真是苦读寒窗十年无人问,双喜临门一朝之内天下闻。

赵温氏说道“女婿最终不是久居人下的人,今天看来,果然不是,真的成真了。看看,他现在有出息了,你们母女的好日子来了。如今他走马上任,估计要先忙一阵子,万事开头难吧,等他理顺了,就会很快来接你们母女俩团圆的。”

过了几个月,老夫人一语成真,忽然看到唐元手里拿着唐律的书信回来了,自称说道“唐老爷命小的来接夫人去枣阳团聚。并带来书信问候太夫人,给太夫人请安。”

唐夫人,赵月牙非常开心,连小宝珠都嘻嘻地笑。

唐夫人拆开书信信封,信中说道“自从与卿分别以来,已经有二三年了,寒来暑往,日夜思念,总想见面,天可怜见,皇恩浩荡,祖宗荫蔽,总算博得一个官职,大小算是进入官场,衣食无忧。现在在枣阳县担任儒学,虽然没有实权,属于冷僻职位,坐了冷板凳,可是有大量时间用来教书育人,这个也是朝廷的分外恩典。目前,我已经抵达枣阳,并且已经大概安顿下来,走上了正轨。古人有云苟富贵不相忘,相濡以沫,富贵不忘贫贱之友,身荣不弃糟糠之妻,因此上,特别派遣唐元前来赵家庄迎接贤妻一同到枣阳赴任,以尽享天伦之乐,也算是对贤妻的慰问安抚。书信到达之日,即可准备收拾出。另外,岳母大人那里,另外有禀贴问候请安,不需要多虑。其他见面详谈,不再赘述。此字。”

太夫人,也就是赵温氏也看了书信。

唐元说道“小的来的时候,老爷交给小的五十两银子,作为太夫人的路费,看来,这一项就不用负担了。不用多虑。不知道太夫人什么时候出呢?好提前告知小的,小的好提前准备车马备用。”

赵温氏说道“选择一个良辰吉日出启程即可。”

唐元答应了,于是就去张罗着雇请车马等交通工具,聘请车夫,拣选了一个良辰吉日准备出不提。

再说唐律自从到任以来,潜心追求学问,并且用心教导生员,大家都很敬重他,他深得民心。

加上观察到学中弊端,改革学中的陋习,对上司敬重,上司也非常喜欢,上司就嘉奖他的才能,又佩服他改革的魄力,非常欣赏,

上司赞赏他说道“唐提学真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令人仰望,佩服不已,凭唐提学的才华,可以管理县民没一点问题。”

于是,上司欣赏他,提拔他,就奏疏上朝廷,给他改授州县以资委用。

上奏之后不久,靖嘉帝就批准了,回本省。

上司巡抚收到靖嘉帝的批文,恭敬地拆开来一看,只见文中有朱批说道“奉旨该巡抚所题奏疏,为枣阳儒学唐律,才干卓尔不群,才华出众令人惊奇,堪为朝廷栋梁之材,实际可以成为民牧,乞改授为州县之职,以资委用。所奏如果属实,即着出具考评具题之语,如果遇到州县空缺,即可委任补充空缺。如果能够治理一方,就可以另外补充实缺。钦此!”

巡抚看了这份皇上的朱批之后,立刻就下了给藩司本案,着将唐律改为县候委任名册内,准备在出现实缺的时候,再令他走马上任,担任新职。

没有几天,就出现了怪事,可能是命中注定的。正是老夫人一语成真,说她的乘龙快婿唐律果然不是久居人下的,那枣阳县县令因为贪墨,被老百姓联名上告,查证属实后,就地免职,该巡抚就委任了唐律作为枣阳县的县令。

唐律担任县令,很是熟悉,以前在谷城当官,十分熟悉县务,了解民情,各地都差不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