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小鬼不好缠 (第1/2页)

好书推荐: 聊斋假太子

唐律屡次求见都不得,因为没有红包给。

眼看都快二十天了,还没见到面,再不见面,就难免被训斥了。

他只有再次来求见。到了宋府门口,只见还是那宋二端在门房之内。宋二知道唐律,心里一直记恨着他。

唐律也知道宋二,无意之间就得罪了他,现在只有忍气吞声地上前去,把自己的受本递上去,赔着笑脸说道“二先生,麻烦你去通报一声,就说擢刑部云南司主事唐律来求见丞相,已经求见数日,还望给予方便。”

宋二将手本“啪”一声,猛摔在地上,说道“好大的一个主事!这么大的官!吓死人了!二先生是你家养起来的吗?为什么要给你通告?你有多大一张脸面?真是好没分晓的,不懂事的,还不快走!杵在这里做什么?”

宋二一顿奚落,乱说一通,说的唐律脸红脖子粗的,觉得太没面子,实在没趣儿,就走了出来,坐在大门外的板凳上,喘着粗气,气得不行。

唐元一看主人这般光景,知道遇到了麻烦事,碰壁了,就问道“老爷为什么这样生气呢?莫非是见到了宋丞相,被宋丞相训斥了一顿吗?”

唐律叹了一口气,说道“如果见了丞相,受些丞相的气倒还罢了,毕竟人家是丞相,给点气受受倒也无所谓,承担得起,就是还没见到阎王,只遇到了小鬼,小鬼难缠啊!这个小鬼,就是那个宋二那鸟人,受了这个贱奴才的气,心里难受!这个家伙就是狗仗人势,一条看门狗,在那里狂吠。见谁都咬。你说这条狗可气不可气?这个家伙可恶不可恶?”

唐元说道“老爷有所不知,刚才小的打听到一件事来,正想对老爷说说,给老爷参考参考,免得老爷走冤枉路。那宋二是丞相的心腹家人,是亲随,亲信,专门把持着家门,大宅门的门房就是他常常呆着的地方,他呆在那里不是玩的,是专门收红包的。就是说,只要内外的官员,要想第一次拜见丞相顺利成功,必须要带红包,红包包有三百两白银作为见面红包。另外,还要送给丞相一些见面礼,那就说不定是一万八千两银子了,至少要准备上千两银子才行。没有这些银子,就无法见到丞相。到时候,过了期限,丞相就会怪罪下来,说新官藐视丞相。到时候,就会对吏部说明,吏部就要除名,进行弹劾,以后就有的小鞋穿了。老爷不知道其中的陈规陋习,所以就想走正常渠道,五次三番地想要见丞相而不得,问题就在这里。老爷暂时不要生气,等我们回去再商议商议,想想办法。再做道理。”

唐律听了,叹口气说道“天子脚下,皇城根下,竟然有这样目无法纪之人,明目张胆索要贿赂,天子竟然任用这样的小人,怎么就觉察不到呢?哎——”

然后和唐元一起回到自己的房屋里。

回家后,唐律不说话,赵月牙关切地问道“老爷见了丞相了?”

唐律摇了摇头,还是没说话,只是叹了一口气。

赵月牙问道“见了丞相了?说了什么话没有?”

唐律还是摇了摇头,表情凝重,显得有些痛苦不堪。

赵月牙一看丈夫这个模样,心里就充满了疑惑,突然想到是不是自己得罪了丈夫,是哪里做错了,还是咋的了。

她就私下里问了问唐元。

唐元就把这件事说了,来龙去脉,点点滴滴都说了个清楚明白。

赵月牙听完唐元说的话,才如梦方醒,却原来是为了这事。

到吃饭的时候了,唐律没胃口,吃了小半碗,就不吃了,放下碗筷,又开始叹气。

赵月牙说道“老爷,你别烦恼,这事我妾知道了。这事歪风邪气,是以势压人,光在这里叹气烦恼没用。生气气病了没人来代替,划不来,还是要想办法到里面去见了丞相才好。不然的话,这个官就当不好了,就像是朝露,不靠谱了。”

唐律听了吃一惊,连忙问道“你是从哪里知道的?谁告诉你的?”

夫人说道“这个容易得知,问问唐元就知道了。”

唐律叹了一口气说道“知道就知道了吧,官场之黑,夫人也都知道了,人心之恶,也略有耳闻了,想想我这一个穷官,哪有银子包红包给他?就是前两天为了收拾这三间茅屋,还是借的杨编修的银子呢。看来,这世道如此艰难,京城之中,又没有什么亲戚朋友好借银子的,我就是拼了这顶乌纱帽不戴了,索性也和他拼个见识出来不可。真是太气人了!”

夫人说道“老爷,你不要自不量力了,你这样做,其实就是以卵击石,自不量力,自取灭亡,不要痴心妄想,不要去尝试硬碰硬。想想你寒窗苦读无人问,坐了十几年的冷板凳,铁砚台都磨穿了,衣裳都坐破了,脚下的石板都磨出了脚窝窝,好不容易,才得到这个官。今天为了什么事?就要拼一个你死我活,你还要不要前途了?你被一条看门狗难住了吗?外面的人呢,知道老爷的,知道老爷耿直,不阿谀奉承,不知道的,还说老爷在故作清高,滥用职权呢,说闲话的太多,防不胜防,老爷因为这点小事被免职,灰溜溜地回到家乡,那脸面放在何处呢?还是要忍气吞声才是。”

唐律说道“夫人所说的当然是为了爱我,是为了保护我,我现在该怎么办才好呢?”

夫人说道“妾自从在闺中的时候开始,就积攒下了一些银两,现在约有二百两,并且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现在妾愿意拿出来,作为郎君的通关之用。不知道这些银子是不是够了。”

唐律说道“还差一百。另外,还有参见时要交的见面礼,还没计算在内。”

夫人说“只要先见面就行,那宋岩丞相富可敌国,家里金山银山,哪里就少了你这一份薄礼了?况且他看你这个狼狈样子,想必也会原谅你的。今天暂缺一百两银子,但是妾有金饰,想必可以充当充当做做数,老爷可以一并拿了去,暂且应应急也好,不知道老爷意下如何?”

唐律问道“夫人把你的金饰拿给我,那夫人拿什么来装饰美容呢?”

夫人说道“你只管拿去,我平时何尝戴过这些金饰呢?”

说完,她就让宝珠去拿来金饰。

这个时候,宝珠已经七八岁了。

很懂事,就问道“母亲,你这金饰好好的,为什么要送给别人?”

夫人说道“你哪里晓得?如果没有这些东西,你的爹爹就可能保不住这顶乌纱帽了。要是你爹爹没有官做了,那只怕我们都要挨饿呢,只能喝西北风了。听话,快去拿过来。”

宝珠问道“作官才有饭吃吗?难道爹爹以前没有当官的时候,就没有饭吃的吗?”

夫人一听就怒气上来了,生气地说道“就你一张嘴皮子了,哪来这么多话?吃了多少鸡下巴?看来,三天不打你嘴巴子,你就不知道你姓啥了?”

唐律说道“这金饰当真非常好看,又贵重,送给别人还真的舍不得,别说她了,休要怪她,谁都舍不得。”

唐律叹口气说道“女儿啊,你就去拿来吧,为父的,还有一个主意,包管给你带回来还给你就是。”

宝珠说道“爹爹说话算话!不要失信于人啊!”

唐律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说话算数!”

宝珠就到了屋里,没过一会儿,就捧着一个小盒子出来说道“在这里,在这里,拿去吧,拿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