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回京救王爷 (第1/2页)

好书推荐: 大唐富翁

靖嘉帝继续读唐律的奏章,只见奏章上写道

伏乞陛下早点指定指控定亲王犯罪的证人对质确认,以让三法司早点结案,结束定亲王的失去自由的痛苦,就算定亲王死了,也死而无憾死得其所死的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免得受到这样的气!如果没有证据,就要找出诬告陷害之人,然后追究诬告陷害罪,让其承担反坐之苦,以儆效尤,让那些诬告陷害人的奸臣小人受到相应的刑罚,以整顿朝廷纲常,宣扬皇上威严和恩典。那么,朝廷就不会受到影响了,威信照样还在。臣唐律不胜恳切祈求批复,免得悬而未决,影响朝廷办事效率,免得让臣工失望。谨表以闻。

靖嘉帝看完这奏章,无邪客气,言真意切,真是好文。

看完之后,靖嘉帝不知道怎样收场,就传令宋岩丞相入宫议事,等宋岩一进宫,就拿出了唐律写奏疏,交给了宋岩看看,指望他出出主意。

宋岩不看倒没什么,一看这奏章,就傻了眼,汗流浃背,额头上都是汗珠子沁出来,一颗一颗往下滚落。

“唐,唐,唐大人他恃才傲物,所以,他就去翻旧案,借此来扬名。陛下应当对他这个行为进行惩罚,以儆效尤,让那些想要通过翻旧案出名的,早点悬崖勒马。那些臣工就巴不得有这一天,所有臣工都要以此为戒,不可僭越而为。”宋岩说道。

“不,不,不然,定亲王就是朕的叔叔,不是一般人,区别于普通的罪犯,今天所看的唐律所奏请的言语,都有道理,井井有条,有理有据有节,无可辩驳,恐怕很难留中不了。朕有意要释放定亲王,但是,王法对十恶不赦,要的就是大逆不道,不能赦免,如果就这么放了,国家法律如同儿戏一般,没有严肃性,就无人惧怕法律。到底怎样处理,还是要听听太师的意见,看看太师有什么好方法。”靖嘉帝说道。

“陛下,如果要释放定亲王,也不是难事,但是要经过一个桥梁,这座桥梁当然不能是陛下。”宋岩说道。

“什么桥梁?太师请讲!”靖嘉帝问道。

“就是找一个保人,既然是唐律提出问题,他系铃铛,就让他来解铃铛,这是解铃还须系铃人,就是这个意思,让唐律来出具担保函,为定亲王作保,然后就可以释放了,如果定亲王还犯罪,那么作为保人的唐律也就受到牵连,借着这个机会,就可以释放定亲王,也让陛下免除自己的不足,正大光明地继续秉公执法,还是一代圣君明君。”宋岩说道。

靖嘉帝点点头,表示同意。随即就在奏疏上批注道

“据奏已经知悉,拟准将定亲王释放,但是无人敢担保,你既然已经知道定亲王忠诚,你若能为他作保,就可以将其释放。封号不变继续保留,待遇照常,不作任何调整。”

朱批一下,送达唐律手中,唐律看来非常开心,立刻就写了保函呈送进入宫内。

很快,定亲王获得释放,得到了自由,知道是唐律保释的他,他就对唐律自然是万分感激。

但是,春旺和宋岩两人心中大为不快,私下里商议道“这个唐律是个害人精,是奸臣,要把唐律除掉才行,但是目前还找不到他的毛病,没有机会可承。”

然后,春旺有写信给宋繁峙,说道“唐律到了京城之后,就去保释,让定亲王出狱了。”等等一些细节。

宋繁峙一看书信,惊得目瞪口呆,也不写回信,就在春旺的来信后面写了字,说道“放虎归山,想要再捉,难上加难。”

等到春旺收到宋繁峙的回信,看到这句话,心里自然十分不安,也感到追悔不及,只有暂且隐忍,等候机会再说,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宋繁峙到任以后,不以政务正事为主,却总以索要贿赂为主,所到之地,勒索供给铺垫银两一万两。如果不够,达不到这个数的,就开始搜罗罪状,然后向朝廷参奏弹劾。

湖广之地全省之官吏,都不堪其苦,穷不聊生,但是畏惧他有权有势,无可奈何,只是敢怒不敢言,对其恨之入骨,没有办法可想,只有腹诽而已。加上宋繁峙喜好男风,在任上,专门选用那些少年美貌的,当作他的亲随跟班,闲了就取乐,昼夜不停,随时享用。

当时有一个董祥虎的,宋玉潘安都不如他,年龄在十六周岁。

有一天,宋繁峙宣讲圣谕,当时董祥虎也在列内。

宋繁峙见到他长得俊美,看得目不转睛,魂飞魄散了,差点忘了正事,不成体统。

宣谕完毕,宋繁峙就坐在明伦堂上,接受参拜。

一个接着一个作揖打躬,非常虔诚和尊重的意思,等到董祥虎行礼的时候,宋繁峙就问了董祥虎的名字。

“生员姓董名祥虎。”董作揖打躬说道。

“名字真好听!已经进学多少年了?”宋繁峙笑着问道。

“三年了。”董祥虎说道。

“今年正是可以参加科场考试的时间,你要用心备考,奋图强,积极向上,争取进步。本部院真对你抱有厚望,别辜负我们的希望。”宋繁峙说道。

董祥虎继续作揖道谢。

宋繁峙转身上轿子走了。

宋繁峙回来就开始寻思

董祥虎不错,和那个赛宋玉比较起来,赛宋玉就要靠边站了,远远赶不上这个董祥虎,有朝一日能和董祥虎亲热一番,也不枉来人间一趟,算是满足平生冤枉,此生无憾!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想到这里,他马上打住,转念又想,董祥虎可不是赛宋玉,赛宋玉真是一个小人,是王府里的仆人,是差役,和董祥虎不能比较,董祥虎可是生员,是学子,不一样的。如果董祥虎不同意,恐怕弄出来丑事,反倒不好,影响极坏,恐怕会牵连不少人。

他就这样辗转反侧无法入睡,想来想去没一个结果,一想到董祥虎,心里就直痒痒。

第二天一早,他就派人带着名帖去请那教官来问话。那教官是带队的,就是所有生员都被教官带领的。

那教官看到巡按大人的名帖,就立马穿了衣服出来,连着名帖一起,到了巡按行署衙门,将名帖交还给巡按大人。

教官到了巡按行署,门上的人进去禀报,宋繁峙让他进来,教官到了,就参拜宋繁峙,参拜完毕,就侍立在一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