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星夜去告状 (第1/2页)

知府听了他的话,想了想,有些怀疑,这里面肯定有问题。就没有立刻判刑,也没有对其动用刑具进行审讯,而是将其关押,继续收监再说。

过了一段时间,那学道的移送公文已经到了宋繁峙的行辕。

宋繁峙打开公文一看,只见上面写道

“湖广学道柴为移提事

案据郴州府学申详,称该学的生员董祥虎承蒙聘请为幕僚,专门以文书信笺为主,聘书和聘礼都经过该学的手亲自送达。该学应聘后,就立马前往行辕,承蒙格外恩典,巡按大人所到郡县,均由该学相陪相随,突然在本年月日,接到消息公文,该生在某年月日的深夜,手持利刃,私自进入行辕帐幕当中对大人行刺,意将杀害大人,幸亏被大人现及时逃脱。念及该生是读书明理之人,承受大人厚恩,知恩图报,他这人不是那种恩将仇报之人,应当没有那个行刺的念头或想法。当他被众人当场拿住,也没有激烈反抗,然后被羁押候审。”

宋繁峙换了一个姿势,继续阅读,上面写道

“公文对该生进行训斥,本学道应当遵照执行才合适。根据详细情况来看,查到该生出身低贱,承蒙大人厚恩聘用,在巡按院部服务,真的令人可喜可贺,以为这是额外恩典,现在竟敢悖逆大人行刺大臣,真的令人无比惊诧,按照常理来说,应当将该案提交到省城来审讯,本学道亲自来审讯,以彰显大明法律威严,以儆效尤,希望遵照移送的相关规定,提到本省来,由本学道亲自来审讯,因此,请五必将该生移送到省。右移钦差巡按部院宋。靖嘉年月日移。”

宋繁峙看完,心想,学道忽然移送公文前来请求提审,如果不到省城,就是说假话了,不是事实,如果到了省城,只怕是前面的事会一并暴露出来,丑态尽显,实在是不堪,反而不美,还不如不送。

他有些拿不定主意,踌躇不定,于是吩咐家人前去请知府大人过来,想听一听知府大人的意见。

家人领命,很快就回来了,知府大人一并来到了行辕。

二人相互参见完毕。

“以前来的一个罪犯,一直在你处审讯,至今已经过去了不短的时间了,怎么还不见动静呢,到底有什么问题?有什么原因?但说无妨。”宋繁峙问道。

“实不相瞒,根据已经查获的信息,该生不认罪,而且里面的问题较多,疑点也不少,事情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将他再行关押备查,进行监禁后,再慢慢审讯出真相。”知府说道。

“该生比较狡猾刁蛮,非常古怪,既然他已经犯法了,就想要含血喷人,要拉扯无辜的人下水。贵府既然不能给他定罪,算了,算了,本部院倒有一个很好的方法,你可以依照这个方法去做,一定能行。”宋繁峙说道。

说完,宋繁峙从衣袖中取出一张小柬,递交给知府说道“你先拿着,回去后再打开来看,看完之后,依照小柬来做就行,不要弄错了,别耽误事了。以后,本侍郎一定给你丰厚的奖赏。”

知府接过来小柬,唯唯诺诺地退出,离开了行辕。

回到府中,知府将小柬拆开,只见上面写道

“虎落平川容易关,

放虎归山再捉难,

劝君效仿东窗事,

何必左难右也难?”

知府一看,心里琢磨

“这几句话,看来看去,分明就是要我效仿秦桧害岳飞那样的事,就是要让岳飞死。想必这个生员肯定有冤屈。如果我就杀掉他,恐怕良心不安,更对不起天地、鬼神还有读书界的孔圣人,那么,我宁可不要当这个官了,如果要我去杀人,和杀人犯有什么区别?杀人犯,那些强盗,都是杀害无辜之人,这名生员看来也是无辜的,为什么要让我的手沾染无辜人的鲜血呢?如果杀人害命,我活着难受,死了也要受罚,真的不划算。”

想到这里,他就萌生了想要释放董祥虎的想法。

等到了半夜,夜深人静的时候,知府令人去狱中将董祥虎提出来,到了内堂,细细地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想了解一些原委到底如何。

但董祥虎就是不说话。

“今天,君生君死在眼前,只需要开口说话,说了之后,心里也不痛苦,就会变得痛快,如果不说,就会憋屈得难受,如果不说,恐怕后悔莫及,你我都是读书人,都要相互尊重和爱惜,你心里的苦,你知道,天地都知道,就是人不知道,你肯定有冤屈,要说出来,你不说,哪怕再有冤屈,我也不知道,深夜提出你来的目的就是这个,你有什么冤枉,只管说,你可能没有悖逆之事,只是被人诬告陷害,因为你是被冤枉的,我就不忍心对你进行加害,不会动用刑具来刑讯逼供,足下不说话,死就在不远处埋伏,马上就会来到。”知府说道。

董祥虎还没说话,就掉下泪来,哭泣道“事出有因,只是不好意思开口来说,请大人借来纸笔一用。不知道可以不可以?”

知府点头,立马命令家人,去掉刑具,给他文房四宝。

董祥虎拿着笔,看着纸,想写又有些犹豫,踌躇再三,就是不肯落笔。

“生死关头,生死攸关,还顾及什么呢?生死在此一举!要好好考虑清楚。”知府在一旁劝道。

董祥虎看看知府,眼神是友善的,就提笔写了几句,写道

寒儒家贫岂能欺,

生员何劳厚聘礼?

堪恨不将人来看,

骗来原来作妾妻。

书生有志不受宠,

丈夫岂能入床第?

酒醉被污谁不气,

手边石砚作武器。

使君若问为什么,

只看这里言和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