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刀下要留人 (第1/2页)

程母对媳妇大为赞赏。

程夫人连连还礼答谢并谦虚承认自己不足,过奖过奖,言过其实。程母更加喜欢。

“母亲请安坐,夫人,也请坐好!”程舜说道,然后也坐了下来。

三人坐下后,程舜吩咐道“家中的男女老少都过来,府邸之中,除了厨子、水夫伙夫、雇工不列席,其余大大小小一共有八十一口人,今儿的,准备了二十四桌酒,你们都一一入席坐了,前后门一共有二十名士兵,前门三桌,后门三桌,一同饮酒。”

众人不肯,其中一位老管家说道“老爷平时所定的家法是最严格的,小的们怎么敢和老爷同坐呢?这不是坏了规矩了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爷要说明白一下,要不然,小的不敢坐,说明白了,小的才敢坐。”

“呵呵,是这样,明天我要上书参劾,天子如果怒,就会将咱们都处斩,今天这酒席,就是一个团圆酒席,也是散场酒席。”程舜笑着说。

他笑着说,看起来非常轻松,听到这话的人,倒吓得不轻,个个都瑟瑟抖,几乎晕倒,吓都吓死了。

他们齐刷刷跪下,哀求道“老爷,老爷饶命啊!”

“你们起来,不必害怕!现在好吃好喝,反正总要死,早死晚死都是死,不过时间有长有短,怕死也要死,不怕死也要死,反正难逃一死,吃饱了喝足了死,忍饥挨饿也是死,不如吃饱喝足当一个饱死鬼,总比当一个饿死鬼要好,大家说说是不是这个道理?”程舜继续笑着说道。

众人看看程舜,不像是开玩笑,看样子他是没救了,就转脸看老夫人,老夫人说道“众家人且站起来说话,开开心心吃饭喝酒,你们这么多年来,难道不知道老爷的脾气性格吗?事到如今,已经无法挽回,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富贵就不说了,这生生死死岂能是我们能控制的吗?大家不必多说了,开开心心地喝了酒,等到明天早晨陪同老身前往法场走一遭,万一遇到天子赦免,是皇上的恩典,就免死了,咱们说不定就可以欢天喜地地回家去。”

“大家都听好了,老朽都快全部入土了,想当初也曾经跟着先老太爷一起被绑到法场,但是没死成,现在还活着,还很健康,如果死了,坟墓上的草都长得茂盛,杂树也长得很高了。今天既然是老爷备酒,那就该吃酒吃该喝就喝,当一个饱死鬼最好。今天吃饱喝足,明天再说,是死是活,悉听尊便。”一个须尽白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说道。

“对啊,对啊!这个有道理,脑袋砍掉了也就是碗大一块疤,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几个胆子大一点的说道。

大家一听这话,也就纷纷起来,坐上酒桌,开始吃喝起来,喝酒划拳行令,好不热闹。

看看酒过三巡时刻,时间也到了三更,程舜就站起来,手里端着酒盅,跪在老夫人面前,说道“母亲,不孝儿给母亲大人敬酒!”

程舜说着,就将酒盅献上,老太太接过来酒盅,一饮而尽。

然后,程舜又斟一杯酒,送给程夫人,说道“下官也敬夫人一杯酒。”

程夫人接过酒盅,也一饮而尽。

众家人齐刷刷一起跪下来,齐声说道“小的们也敬太夫人、老爷、夫人酒!”

程老太太、程舜和程妇人接过酒盅一饮而尽。

在堂上饮酒结束,老太太连忙出来说道“儿子,你把老身绑起来吧!”

看来,老夫人很有经验,经历过数次这样的冒死进谏,朝不保夕,人头说掉就掉,也就见怪不怪,真是稀松平常,他这样吩咐儿子,想必以前也吩咐过别人。

程舜一听,眼泪掉落下来,说道“是,母亲大人请坐,等孩儿拜别吧!母亲大人啊!白费母亲一片苦心,含辛茹苦将孩儿拉扯大了,没有让孩儿养老送终,没有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反而拖累了母亲,害了母亲,今生今世无法回报母亲的恩情,只有等来生再进行报答了。”

老太太连忙摆手,程舜说完,就拿来一条绳索,将太夫人给绑了。

然后,将程夫人绑了,他说道“去请兵部程家将士入内。

“你们被兵部程爷派遣,到此听候我的指挥,现在命令你们,将我满门八十一口人,不分男女老少,全都捆绑了!”程舜说道。

程家将士领命,然后一一捆绑了众人。

绑完了人,程舜就命令取来一条长长的绳子,将八十一口人的臂膀都一一穿过,命人抬进来三乘轿子,将长绳子的一头拴在太夫人的轿子的杠子上。

然后开了大门,点亮灯笼,将庭院照得如同白昼,朝着西郊法场方向慢慢走去。

临走之前,程舜吩咐厨子、水夫和伙夫以及雇工等等说道“我今天去上朝,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回来,不管怎样,你们都先将前后门都关好了,听候消息再做打算。明白吗?”

“明白!”他们齐声答道。被这场景的确吓到了!

程舜举步来到了朝房里坐等上朝。

那棺材铺子的主人到了五更天的时候,就连忙叫醒了伙计,将所准备好的棺材都抬到了西郊法场备用,然后点起了二百个灯笼。

只见法场之上,到处都是“忠臣程舜”四个字的灯笼,照得整个法场就像白天正午时刻,青天白日十分明亮。

太夫人和夫人看到了这些灯笼,心里十分欢喜,说道“我儿有如此忠心!甚得安慰!”

众人里面,有的在哭,有的在笑,在面临不确定的未来,到底是生是死,都不知道,心里的感觉非常复杂。

那哭着的人问笑着的人说“兄弟,如今死到临头,你还怎么笑得出来呢?难道不怕死吗?”

那笑着的人回答道“兄弟,你看看那灯笼上写的字,都是‘忠臣程舜’,咱们就是死了,也是忠臣的家人,咱们都是为了正义而死,有什么好怕的呢?所以,我当然要笑了!”

暂且不说法场一派热闹景象,再说那万历天子皇上在五更天就登殿了。

他说道“今天,因为先帝的旧臣唐律,和郑太师作对,上了六款罪状,件件都指向郑太师,款款都是大罪,朕无法分辨清楚,是非曲直都不明了,万万没想到,给事程舜竟然敢站出来评断这份奏章,奏郑太师应该满门抄斩,真正可恶至极!所以,朕就传旨,如果胆敢还有谁来评断是非,就要满门抄斩。朕估计他今天一定不敢再来评断此案,但是,那唐律的确是一名忠臣,昨天,朕退朝后去见太后,太后就详细地说了事情的来龙去脉,朕已经清楚明白了,对唐律油然而生敬意,朕料想唐律今天又要参劾郑太师,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让朕如何处置才好?”

百官上朝,内侍传旨说道“百官有事就启奏,没事就退朝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