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国宝哪去了 (第1/2页)

再说那人被推推搡搡送到了刑事衙门。

“你这个狗头!抓我干什么?”那人一路被推搡着走,一路骂骂咧咧。

“少废话!我们不知道,只是奉命抓人,见到了我们头头,你自己问好了。”众捕快说道。

他们正说话的时候,就已经到了堂下。

这个时候,程舜正在堂上审理案件。

捕快禀告说道“禀告老爷,京城来的差人已经拿到了。”

程舜一听,喜出望外,悬着的心放下来。他说道“很好,带进来!”

话音一落,那捕快就将那人推进来,在台阶下站立,他却洋洋得意,大模大样,在堂下踱着方步,走来走去,像是在走自己家的院子。

他看到了程舜,也不理会,也不下跪。

程舜喝道“大胆刁民,见了本官,为什么不跪下?”

“我正要问问你呢,你这个当官的,我有没有犯法,凭什么要抓我来这个地方?到底是什么事?如果没事,就放我走吧。”那人说道。

“你这个狗头,还想着走呢,见了官员不跪下,就是目无法纪,你这个狗头,我看你硬头硬脑的,见了本厅还这么放肆,既然你不跪下,看样子,你是钢铁之躯,本厅到要看看是真是假。既然不跪下,那左右,取大板过来侍候!”程舜说道。

衙役齐声大喝一声,声如洪钟,取来了大板,那人心想好汉不吃眼前亏,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你这个狗头,贼胆包天,竟然偷了乡绅王贵家的若干金银饰,然后到处潜逃,本厅接到报案后,立马派人围追堵截,总是抓不到你,你是何等的狡猾!说,你这一向在哪里躲藏?从招来,免得受到皮肉之苦!”程舜说道。

那人一听,大吃一惊,这不是莫须有的罪名吗?马上他狡辩道“青天大老爷在上,小的不是小偷,不是贼寇,小的从未在襄阳偷窃财物,根本不知道王贵家在哪里,门朝哪个方向开。怎么可能会去盗窃金银财宝呢?这纯粹是冤枉好人呐。”

“胡说!你分明就是一个贼!本厅审过不少贼,哪有贼自己承认是贼的。”程舜说道。

“大人,我真的不是贼啊!小人从未偷过别人财物。小人是京城来的,对襄阳一点都不熟悉。小人名叫吴良,一向在京城丞相府侍候郑太师的。老爷如果不相信,现在小人这里就有一封书信,乃是郑太师亲自书写的,托小人赶紧从京城马不停蹄送来交给太太的。由太太亲自开拆阅读的。”吴亮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拿来书信看看本厅才信。”程舜说道。

吴良赶紧将书信呈上去。

程舜当即打开书信来看,吴良说道“这是太师的家信,不能拆开啊,老爷!要不然,小的就无法交差了!”

“怎么开不得?你还用得着交差吗?”程舜说道。

程舜看完了书信,吩咐道“左右,将这厮锁了!”

左右上来,不由分说,将吴良锁了,吴良挣扎也没用,他急得磕头不已,说道“求老爷放我回去。”

程舜只装听不见,不予理睬,站了起来,就掩上了房门,然后退入了后堂。

然后,开始重赏那些参与抓获吴良的人,包括捕快和家丁。

众衙役捕快和家丁都非常开心。

安排好了之后,程舜心想,唐律真的非常老练,为人正直,刚正不阿,真是能干之人,想得真是周到,于是就叫心腹家丁出去暗自打听那国宝的下落不提。

话说袁彪舟和梅善辰两位,在路上商议说道“我们两个都是承蒙唐大人在圣上面前保举的,才可以前往襄阳府搜寻国宝,要是能搜到才不虚此行,不辜负唐大人的殷殷期望,要不然,被郑家的人做了手脚,找不到国宝,那就辜负了唐大人的一片心,说不定成为郑驹章的把柄,郑驹章参劾了唐大人,也不是好玩的,要知道,那郑驹章是从来不安好心的。”

二人一路走,一路打听,时刻留意消息。

有一天,梅善辰问家人“这里距离襄阳城还有多少里?”

“只有一百多里了。”家人回答道。

“既然如此,那就暂停在这里吧。”梅善辰说道。

他吩咐船家泊船在这里,于是对袁彪舟说道“彪舟兄,我们去搜宝,具体怎样去搜才好呢?”

“这个下官要听听仁兄的高见。”袁彪舟说道。

“要知道那郑驹章的府邸房屋有很多,不知道他将国宝存放在哪一间房屋。如果搜不到国宝,那就会影响唐恩师的,所以,一定要找到,要把调查工作做好做细才行。要不然,就会无功而返,我们也会落下不好的名声。”梅善辰说道。

“也是,仁兄有什么办法呢?”袁彪舟问道。

“我呢,自幼学过麻衣相法,知道一些风水相命理论,很多人都相信这个,如今,也没什么好方法,要先了解郑驹章府邸的情况,就要从当地人的嘴巴里打听消息,了解内幕。我就扮作相命先生,前往襄阳打听消息怎么样?”梅善辰说道。

“这个计策很好,可以试试!”袁彪舟说道。

于是,梅善辰就取来白布一幅,上面写着“麻衣相法”,然后换了一套相命用的衣裳,算是职业装,扮作一个江湖游客,就叫了一只小船前往襄阳。

临走,他对袁彪舟说道“你在这里等候,船头撤下虎牌和旗枪,吩咐手下人,不可透露半点风声,要偃旗息鼓,低调行事,夹起尾巴做人。千万不要张扬,不要引起他们的注意。”

“是!请仁兄放心,一定按照仁兄的吩咐去办。”袁彪舟说道。

再说梅善辰梅爷叫船摇到岸边拢岸上去,吩咐随身家人说道“我先去打探国宝,你见我进了相府,就下船,明天再来打听我的消息。现如今随我而行,如果想要吃东西,各自去买。三天后,如果我没有动静,你就去到大船那里向袁彪舟袁爷报告,然后会同襄阳程舜程爷,直接去郑府搜宝。如果没有找到我,就找郑四爷要人。”

“明白!晓得!老爷!”二人齐声答道。

三个人走走停停,一边走一边看,等到了襄阳府,进了城门,东瞅瞅西望望,只见在城门不远有一座大酒楼,只见那里人来人往,出出进进,车水马龙的,好不热闹。

梅爷也进去,在店中一看,熙熙攘攘的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大厅里已经客满,只见角落里还有一张小桌子,于是就静悄悄地坐下,然后吩咐家人道“你们去外边自己买点吃的去。”

二人出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