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落第回蓬门 (第1/2页)

陈世旺看新媳妇如此能干,又很忠心,就放心地将家里银钱等事务,都交给陈许氏来处理。

他索性当上了甩手掌柜的。

他们在本地经营粮食生意,安分守己,倒也相安无事。

陈世旺是三十多岁才娶得贤妻,真可谓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那陈许氏也是待字闺中很长时间了,年方二十有八,也算是他乡遇故知,他们把人生四大幸福的事囊括了,所以,二人相处融洽,如胶似漆,算是方圆百里的模范夫妻,令人羡慕。

再说林正前和楚国虎,两个人落第,在京城逗留,居住在京师,却百无聊赖,不知道该做点什么才好。

有一天,他们一起外出闲游,散散心,最近心情非常愁闷,相当低落,不知道未来的路在何方,需要好好规划和琢磨。

走着走着,就来到了京城的景运门外,看见那里坐落一座大大的寺院,听到远处传来朗朗的诵经声音。

只见寺院殿阁巍峨、勾心斗角,蔚为壮观,等到走到寺院大门前,看到朱漆大山门,门上有狮子头铜环,亮,青石栏杆,在山门上方,悬挂着一方朱漆匾额,上面写着“镇国寺”三个大金字,苍劲有力,又不缺温润。

两个人从耳门进入寺院,走过来金刚殿,二门内塑像是韦陀像,手持着宝杆,十分雄伟壮丽。背后是望海观世音菩萨,合掌站立在鳌头之上。

在宝鼎之内,只见香烟缭绕,有一条甬道,毫无尘染,非常干净,石头砌的迦纹,直接通达到大雄宝殿,有三尊大佛,莲花宝座,正中悬挂着一大盘香,乃是西藏朝贡之宝,八面旗幡,均绣成朵朵莲花,异香扑鼻而来,沁人心脾,钟声盈耳,十分宏大。

正在这个时候,走来一个小沙弥,他合掌在胸前,看样子十分谦恭,口里念叨阿弥陀佛,然后说道“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相公,敢问你们来这里,是烧香来的还是随喜来的?”

“哎呀,我们是来游玩的,在家中闲来无事,无法排解愁闷,就来到宝刹游玩,听闻宝刹中有不少名胜古迹,风景与别处大有不同,十分仰慕,想来看看,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不知道,小师傅是否有闲暇带领我们,到处看看?”林正前说道,楚国虎在一旁点头称是。

“这里也没什么名胜古迹,不过,这座寺院是唐太宗敕建的,当时,据说是命令尉迟将军作为监工,起造了这座寺院。这座寺院有这样的背景,实属罕见。我们寺院的当家老和尚,是十分了不起的人物,常常和京师内地几位王爷和贝勒爷来往,经常在寺院里的司禅厅内下棋,或者是谈书论道,或者吟诗作对,幸亏今天不在寺院,他去西天寺拜访一位诗友去了。恰好是个空儿,二位相公,如果不嫌弃,想要到寺院里转转,就趁这个好机会,去看看吧,小僧情愿作好向导,带领二位相公到处观赏。不知道二位相公意下如何?”小和尚说道。

楚国虎一听,非常高兴,说道“多谢,多谢,请带路吧!”

“别客气,这边请!”小沙弥说道。

说着,他就带领着二人,绕过走廊,穿过台榭,到处闲逛,非常舒服,令人耳目一新,非常惬意。

他们到了后花园,走累了,想要歇息歇息,林正前就提出来歇息的建议,大家都没意见,就坐在桂花厅休息。

那个小沙弥不坐,就走到九曲桥上,依靠着栏杆,观赏着金鱼和锦鲤。

楚国虎看见墙壁间的石刻上有五言七律诗句,相当多,就看得津津有味,这些句子亏得作者匠心独具,竟然想出来这些字词,真是高,民间有奇才!

这个让楚国虎看得兴致勃勃,诗兴大,就对林正前说道“贤弟,我和你各自吟诗一如何?”

林正前哈哈一笑,觉得考功名作诗是小事,文人就做一些文事,当然没意见,他对楚国虎说道“好,请!”

他看见在桂花厅旁边有现成的笔墨纸砚,摆放得端端正正的,就走近去看,挑选了一枝羊毫,就在粉色的墙壁上,一挥而就,写下诗词说

“宝刹清秋闲客来,

屡试不第思归期,

可怜慈母与娇妻,

倚门翘盼郎回。”

楚国虎一看,知道林正前归心似箭了,就想要回去了。他知道林正前的想法,就不假思索,也提笔写了四句,说

“学子名落孙山后,

携手古寺禅林游,

万水千山家乡远,

快马扬鞭踏归途。”

写完了,楚国虎将毛笔重新插回到笔架上,笑道“献丑献丑了!”

林正前说道“客气了,客气了,彼此彼此,我们同为学子,同时落第,不必客气,相互鼓励就好。”

二人相视一笑,闲坐了一会儿,那小沙弥来了,依旧带领着二人走出了山门。

到了寺庙门口,二人向小沙弥道谢“多谢师父盛情招待,后会有期!”

小沙弥双手合掌,口里念佛,目送二人走远,然后返回寺庙里去了。

二人离开古寺,直接回寓所去了。

这个小沙弥,不知道犯了什么罪错,被老和尚赶出了山门,小沙弥只好逃到了江南,找到了江夏齐天庙,拜老和尚悟空为师父。

后来,过了两年,悟空年老体弱,最终圆寂归西,他就作了一名当家和尚,法号为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