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师逝收新徒 (第1/2页)

悟能和尚一听,动了恻隐之心,看他不像是职业乞丐,说话不像撒谎,就问道“你遭到这个灾难,是否想到有什么出路?”

“师父,我做生意没本钱,如果要力气,我这腿脚有毛病,估计还干不了活,守个摊子,赚点生活费不成问题。就是没本钱,其他的活也干不了,就只有做生意,做这样下贱的活。”

“做生意不下贱,职业无贵贱,都是为众苍生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必担心。你要是做生意,赚点差价,供自己生活,有没有想过让大家都过得好一点的差事?”悟能问道。

“这个没想过,我现在只想自己不饿肚子,其他暂时没考虑,都是不现实的,先吃饱肚子再说理想。”

“这样你看行不行,当和尚,吃饭不成问题,重要的是普渡众生,为百姓祈福,为人们消灾降福。也就是跟我一起出家当和尚,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悟能问道。

“当和尚?从来没想过当和尚,不过,当和尚有衣服穿,也有饭吃,走投无路,这也是一条出路,那么多和尚,我看都没饿死,那要吃饭,必须要出家才行。我愿意出家当和尚。”

“很好,你要是跟了我,当和尚,不比在家的样子,凡事都要和和气气,一,不能贪财,不能占便宜,二,不能贪吃,别见到好吃的就吃得撑得慌,这是贪恋的表现,不可取。如果你答应了,就可以跟我走,我不会让你饿肚子的的,但是,如果你想要财,就不要当和尚,当和尚是有守得住寂寞,古佛青灯,能潜下心来,认真研读佛书,并讲经给众人听,劝人为善,都是善举。你要以每件事都依从,那么就可以跟我出家当和尚,你如果不想,或者嫌弃标准过于严格,就不要当,这个不能勉强,强扭得瓜不填,根基不深,就像是石头上的庄稼,是不靠谱的。”悟能说道。

那后生一听这话,连忙磕头说道“师父,师父,求求你搭救我,您是我生命中的贵人,您就是我的 再生父母,有了您的建议,如同拨云见日,醍醐灌顶,让我茅塞顿开。师父所说的每件事,我都会做到,师父尽管放心。人到了这一步,走投无路,不得不走,请大师收留小的,小的感恩戴德,就是作牛作马,也心甘情愿。”那后生说道。

“那好,暂且收下你,看你表现如何,稍微有不好的地方,违反了清规戒律,佛门规矩,我就要赶你出山门,你听清楚了么?”悟能和尚说道。

“听清楚了,放心,不会违反,一定严格遵守佛门规矩。”后生说道。

“不错,我不看你说的,要看做的,要看表现。”

说完,就带着他去澡堂洗了一个澡,然后买了两件僧衣,给他换了,一同回到齐天庙,选择了好日子,为他在佛前剃度,去掉青丝,除却三千烦恼,给他一个法号,名字就叫云飞

幸亏这云飞在少年时代念过私塾,认得几个字,经忏一学就会,一口长斋,待人接物,循规蹈矩,人又聪明,不到两年时间,那些看经文念佛法,以及作和尚的法门,他都学会了。有时候出去做法事,做功德,他也一同去忧,他为人一团和气,所以人人都喜欢他。

因为他一表人才,身材也长得匀称,生得八面玲珑的,人人都叫他小云飞。他也晓得庙中富足,就是吃着也还算称心如意。

那悟能禅师也信赖他,以后日久年多,岁月过去,偶尔有些占小便宜的事,都是鸡毛蒜皮,寺庙中有钱,也就不在乎他从中赚钱,他得到的小恩小惠,有的瞒着师父悟能禅师,悟能也随便,让他去满足个人私利,因为戳穿了不好,给他机会悔改。对他的管教不算很严,睁只眼闭只眼,过得去就行,因为齐天庙不缺钱,也就没有为了经济问题而闹矛盾的事生。

再说陈世旺自从娶了许氏之后,夫妻恩爱,相敬如宾,虽说都是大龄青年男女成婚,但都珍惜这段姻缘,夫妻同心协力,生了一个女儿,取名叫定金。

次年,许氏又有了身孕,眼看着十月期满,那一天,许氏喊叫疼痛,陈世旺知道这是要分娩了,因为生过一个女儿,这次更有经验,他就派人去请稳婆来接生。没过多久,稳婆来了,那许氏刚好要生了,很顺利,生下一个男婴,陈世旺高兴坏了,陈家总算有了带把儿的了,陈家香火不会断了,也不是断子绝孙的,将来也没有人会讽刺挖苦打击陈世旺的。

全家上下都欢天喜地,为得到一个男婴而高兴。高兴劲儿过了三天三夜,还是高兴,于是给男婴取名叫做宝冠。

陈世旺有了一儿一女,心里非常快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这里就是值得高兴的事。他经常想,我家有一个年轻的妻子,生得又如花似玉,人见人爱,怎么可能要分离呢?从今往后,不再出门,就在本地做生意了,不要到外地,不要让娇妻独守空房,免得骨肉分离苦。

光阴荏苒,岁月如梭,日子很快就过去,不见人老,只见孩子从小慢慢长高,不知不觉,陈宝冠已经长成七岁了,定金女儿也长到了八周岁。

姐弟两个都长得眉清目秀,十分俊俏,十分乖巧,人家人爱。

陈世旺和妻子陈许氏十分喜欢,爱如珍宝,视为掌上明珠,眼中的瞳仁。

有一天,陈世旺对许氏说道“我儿宝冠,今年已经七周岁了,聪明伶俐,到了读书识字的年龄了,眼看一天大一天,不读书,不如养猪,我想给他请一名教书先生来教他读书,才是正理,将来考取功名,也可以光宗耀祖,免得总是做生意被人瞧不起。你看怎么样?”

“孩子读书是正当的,最重要的,最要紧的事,将来,成为饱学之士,也能翻身,对得起列祖列宗,也能光耀门楣,让你脸上增光不少呢!”许氏说道,说得陈世旺心里一阵阵欢喜。

次日一早,陈世旺梳洗完毕,吃过早膳,移步出门,信步闲逛,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学馆。

刚走到南门城门口,迎面就遇见了一个人,也是住在一条巷子里,姓丁名朗厚,他是同行朋友,都是做粮食生意的,彼此见面,相互寒暄,问东问西,最后进入正题。

“世旺兄,你真的好福气!昨天,我偶然看到令郎生得品貌非凡,看样子是一个将相之才啊!将来长大了,肯定是大富大贵之人。这个相貌已经注定,是主富贵之相。你是真有福气的!”丁朗厚说道。

“托福托福,过奖过奖,小儿今年已经七周岁了,到了识字读书的年龄,这个时候,正是读书的好时候,我怕耽误了,就麻烦了。于是正在着急想聘请一位教书先生,来教他识字读书写字,所以就想问问贤弟,有没有合适的教书先生帮忙介绍介绍,有了好老师,就会走得更远。贤弟在外见多识广,一些名师,想必贤弟都认识吧?”陈世旺说道。

“仁兄算是问对人了,太巧了!这里刚好有一位名师,他是邓城人,是有名的饱学之士,是一名秀才,方圆数百里都知道他的名字,仁兄可能忙于做生意,没有关注这方面的人和事。他现在在许府设立学馆,已经有七八年来,因为往返不方便,就将家眷也搬到了枣阳居住。去年,许家小少爷参加县考,竟然名列案;刘丞相的儿子也考在十名之内,这位先生,真是厉害,他教出来的学生,各个都优秀。”

“这么说来,今天真是走好运,遇到贤弟,真是遇到了伯乐,然后得知千里马。多谢贤弟!”陈世旺说道。

“这位先生,真不是吹牛吹出来的,是成绩斐然,他的文采真是渊博,我家的二公子,去年在他那里开始识字读书,我回到家,问起二公子的学问,比以前长进不小,大不相同,令郎如果去拜师学识字读文章,比较来比较去,我觉得林正前林先生是最佳人选,要选择学馆,还是去林先生的学馆,真的,仁兄不妨先试试,不会后悔的。”丁朗厚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