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赦藩王复职 (第1/2页)

华璐千岁哭了一场,众位王爷也唏嘘不已,惊喜落泪。

其余七位王爷为冤死的国母哭泣,林后至死都不为自己辩白,目的是要保护金武和寇爷,这种舍身赴死,不牵连他人的精神更值得敬佩,七位王爷泪湿透了衣衫袖子,哭声一片。

这八位王爷,都是精忠报国之人,对朝廷忠贞不二,只是遇到昏君,不被重用,郁郁不得志而已。

他们被林后感动,天性使然,生成了侠胆义心,出于至善至诚,才如此伤感,真可谓惊天地泣鬼神了。

寇爷擦了擦眼泪,可是眼泪又不争气地流淌下来,他取出林后国母的血书。展开后,当众阅读,读着读着,声音哽咽,越悲切。

读完后,众王爷闲谈一番,华璐千岁爷抱着侄儿,不忍释手,忧虑地说道“众位王兄,你们体念国恩,暂时各自回到边关重地,回去后,勤训军事,勤练兵,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等候朝廷信号,千万别误事,如今,这血书上写得清清楚楚,说太子的名字叫慈云,因为林后国母在冷宫生下太子的时候,有一朵祥云照下来,这个名字,是国母之意,众王兄当要牢牢记住。”

众王爷一听,频频点头,觉得言之有理。这一天,众王爷动身,认识了太子,心满意足,思念家人心切,就辞别寇爷,回到边关驻地。

华璐王爷依依不舍地将太子交还给寇爷,说道“寇爷,小心富养太子,这是朝廷的命根,国家的希望。”

寇爷连连答应下来,然后送华璐王爷出府门外。

五位藩王返回边关,华璐王爷、齐太傅也各自还府。

先说平西王龙迪回到山西太原府,他刚刚进城,就看见文武官员纷纷出关来迎接龙迪。

龙羌在前,又见到了兄长,非常高兴,连忙解释说道“兄长受罪了,在天牢这么久,饱受折磨,本来小弟我一到山西,就要进京城去探望兄长的,只是因为奸佞之臣当权,母亲大人不许小弟单独前往,还希望兄长多多饶恕罪过,小弟没有及时去救出兄长,实在是惭愧惭愧。”

“知道了,贤弟率领一国的精兵强将,就是为了来救愚兄,因为愚兄有灾,身陷囹圄,差点见不到贤弟了。贤弟为了救愚兄,不惜千乘贵体,不辞劳顿,跋涉万水千山,来到山西太原府,愚兄实在是感恩不尽,何必还要到京城探望呢?”龙迪说道。

“弟兄之间,何必客气?不用那么多客套规矩。高兴的事,就是兄长平安回来,继续驻守边关,现在进内去见母亲大人,母亲天天盼望兄长平安回还,操心的不得了,忧虑得很,生怕兄长遇到不测。头又白了不少。”龙羌国王说道。

龙迪点点头,说道“言之有理。”

兄弟俩就携手进城。

众百姓熙熙攘攘,在远处观瞻,一边看,一边说“太原有福气了,百姓幸福了,又重新见到了龙千岁爷,万民有了父母官,必然安稳,心不用悬着了,可以放在肚子里。好人有好报,吉人自有天相。”

太原城内百姓欢天喜地如同过大年赶庙会一般热闹。

龙迪、龙羌兄弟俩进入中堂,龙夫人带着孩子出门迎接,喜形于色,高兴得很,共进内堂,看见母亲太后,龙迪眼泪夺眶而出,两行热泪滚过脸颊,说道“孩儿不孝,这么长时间没有在母亲面前尽孝,不能侍奉母亲晨与昏,罪恶深重,深感遗憾和内疚,今天,又劳驾母亲不远千里、历尽风霜、一路辛苦,只是为了来救儿出牢笼,这些都是孩儿的不对。还望母亲原谅!”

太后眼里噙着泪水,双手挽起龙迪,说道“儿啊,何必伤心悲痛,你母亲还没死呢!母子情深,骨肉相连,说什么劳苦不劳苦的,我儿子有难,为娘的怎么能不出手相帮呢?我儿不是为了私事被关押,是忠君爱国之人,皇上不够明智,糊涂犯晕,做出错误决定,错误羁押,为娘的咋不心疼?天天为此事忧虑,生怕我儿有个闪失。所以,当一看见贤媳来了书信,就立即和你弟弟来了,名为入朝进贡,实际上暗自带兵,进入山西驻扎,如果昏君继续犯错,就准备联合其他五路藩王兵马,攻打京城,清君侧。幸亏朝廷里有明白人,皇上没有继续犯浑,听了谏言,就赦免你的罪,让咱们全家团聚,这个咋说也要感谢祖上荫蔽,暗中照顾。也要感谢上天还让大明继续保存一段时间。遇到明君,时间会长一些,遇到昏君,就难说了。”

说完,又说了一些闲话,然后大摆宴席,给龙迪接风洗尘,顺带压惊,其乐融融。

“母亲,弟弟,最近有一件大喜事要告诉你们。”

“什么喜事?说来听听。”太后问道。

于是,龙迪就将寇爷收养正宫太子的事说了,并且描述了一番太子的相貌,有帝王之相。

龙羌国王母子听完,唏嘘不已,赞叹寇爷侠肝义胆,不畏强暴,也赞叹狱官的舍身取义大义灭亲,为了保护太子,情愿拿自己的女儿的命来换。不过,龙羌觉得金武做得太绝,也该考虑其他方法才好。从这件事也可以看出,皇上真的残暴,竟然不放过公主,自己的亲骨肉都怜惜,难道会怜惜天下苍生平民百姓吗?

龙羌这么想,只是没有说出口。

一家人团圆有说不完的话,不知不觉就到了深夜,用宴完毕,才各自安歇。

过了几天,龙羌国王母子就要辞别回国。

龙迪夫妻再三再四挽留,只是国事家事都需要龙羌回去安排,不得不走。眼看留不住,龙迪夫妻只有命人燃起茗香,祷告祈求平安顺利,在父亲的千岁爷牌位那里,太后跪下祷告祷告,眼泪流成两条线,说道“臣妾今天告别千岁回国,后会不知道是否还有期日,只怕困难,只希望千岁爷在天之灵,庇佑儿孙世袭,忠君爱国,子孙世王,臣妾心愿已毕。”

祷告完毕,太后更觉得伤心,像是老爷子不开心看到他们离开似的。

龙夫人含着眼泪劝慰婆婆,不知道说什么好。龙迪王爷和龙羌国王也拈香下跪,给他老父叩头,然后起来。

太后嘱咐说道“贤媳应当顺服丈夫,尊重丈夫,小心抚养教育孙儿,教导有方,才是贤惠优良的,才是真正守妇道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