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钟元帅诈病 (第1/2页)

鲍成汉一看,是山贼喽啰来抢马,这可要了老命了。

他看来了一个,一匹马,一马当先,手里提着一把大刀。

他一来,开口喊道“来者可是鲍成汉吗?”

“本将军就是鲍成汉,行不改名坐不改姓。你这个狗盗贼,不知好歹,不要狗命了,既然知道本将军的大名,还敢打劫朝廷的战马?快点下马受降,给你一个全尸,要不然,哼,让你五马分尸,到时候悔之晚矣,不要怪我不客气!死之前,报上你的狗名字,还让你家人来收尸。”鲍成汉喝道。

胡猛彰一听,大怒,火冒三丈高,骂道“奸贼!死到临头还嘴硬!真是冤家路窄,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我就是胡猛彰,就是因为你这个狗官克扣军用粮草,害得我落草为寇,你不要走,吃我一刀再说话!”

胡猛彰一边骂,一边策马向前,与鲍成汉的马相交,两刀相碰,出电火花,各自呈现出英雄好汉形象,厮打在一起,难分胜负。

两个时辰过去了,还是分不出上下,真是势均力敌。

他们这里大战犹酣,旁边的人却急得不行,林逊就是其中一个。

他早已忘记了胡猛彰的劝告,忍耐不住,实在是不想这么窝囊下去,就策马飞奔而出。

出现在了鲍成汉的马前,大声喝道“奸贼,天作孽犹可恕,人作孽不可活,看你活得不耐烦了,自己送命来,死到临头还要逞强!既然想死,那就成全你!”

林逊挥舞着双鞭出来了,将众士兵杀得七零八落,四散开来,如同一条大黒鱼游过来,其他小鱼虾躲之不及,纷纷溃逃。

那个时候,鲍成汉和胡猛彰打了一个平手,只见来了一个帮手,一看,认识,正是通缉的要犯林逊。

鲍成汉认识林逊,于是大声喝道“反贼!你犯了大罪!还不下马受降,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赶紧跪地求饶,接受捆绑,扭送到案,否则,你既然在此藏匿,不敢露头,落草为寇,正好罪加一等,捉你还朝。”

三人也都不搭话,继续大战开来。

鲍成汉和胡猛彰势均力敌,本事不相上下,突然出现了林逊,他就渐渐体力不支,林逊如同下山的猛虎,挥舞钢鞭,碰着就伤,磕着就亡,十分厉害,那鲍成汉嘴巴硬,经不起这林逊的穷追猛打,胡猛彰倒退出来,歇了口气。

鲍成汉眼看打不过林逊,调转马辔头,就要逃跑,林逊哪里肯放过他,快马追上去,举起双鞭,结结实实打在鲍成汉的刀背上,只见鲍成汉虎口一麻,手一软,那大刀飞了出去,掉落在地,林逊如同长臂猿那样,一把抓住鲍成汉,提起来,脱离马鞍脚蹬,那鲍成汉就被活捉了。

众士兵一见,四散逃跑。俗话说,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头头被抓,人心涣散。

胡猛彰大声喊道“大家都听着,我山头,正在招兵买马,如果愿意归降的,待遇丰厚,来了就有安家费,不光自己有,自己家里人也有,留在山中逍遥快活,如果不想留下的,也不强迫,给点路费,各奔前程去吧。”

话音一落,有的选择留下,有的选择离开。离开的都得到了路费,留下的有数百人,离开的有三千人。

喽啰就将五百匹战马全部赶回了山寨中,壮大了实力,然后又去山下挖坑,将战死的士兵登记,然后埋葬,阵亡的约有一百多人。

胡猛彰和林逊凯旋而归,到了山中,进入中堂,在中堂焚了香烟,列上林国母、太师牌位,然后将鲍成汉押上中堂,宣读罪状,祷告一番,将其一刀两段,然后进行祭祀。完成后,将鲍成汉的人头悬挂在外山人来人往的集中热闹的地方。这件事按下不表。

再说逃回去的士兵,立马给钟奸相禀告了案情,朝廷里的钟奸相听说此事,惊恐万分,转而心头怒火熊熊燃起,立马吩咐士兵归队听候调遣,他在心里琢磨怪不得一直捉拿不到林逊呢,原来这小子躲进了深山,和胡猛彰狼狈为奸,在山洞里躲藏,这山洞就在湖广长沙府,难怪找不到他呢,到如今已经知道他的下落了,那么说,只要知道在那里,就好办了,想必他一时半会儿不会挪动地方,料想那山也不大,将山包围起来,他就插翅难逃了,只是可惜了鲍成汉死早了些,不该硬碰硬,应该先逃命,怪他不够聪明。

第二天,上朝后,钟奸相就出班启奏道“臣有奏前段时间,皇上下旨命镇国将军前往湖广购买战马,已经买到了优良的战马五百余匹,没想到回来的时候走错了方向,误打误撞到了铁球山,被林逊和胡猛彰二贼撞见,二逆贼藏匿在铁球山,占山为王,鲍成汉将军寡不敌众,被二逆贼抓获,并枭示众,将陛下的优良战马五百余匹全部抢劫进山,据为己有,他们在铁球山占山为王后,不断招兵买马,壮大势力,已经成为地方一大匪患,祸害乡民不浅,不知道圣上的意思如何?对待此二贼如何处置?”

皇上一听,立马愤怒,吼道“真是欺人太甚!这林逊真是凶暴之徒,乱臣贼子,逮到他,罪加一等,严惩不贷,竟敢杀害朝廷命官,抢劫皇家战马,要立即征讨逆贼,剿除净尽才行,现在不除,等到他羽翼丰满,成了气候,恐怕就难以剿灭了。不知道朝中有谁能挂帅征伐逆贼,可以一举成功?”

“现在有京省提督车骑将军钟全越,这个人是良将之后,智勇双全,文武兼备,有勇有谋,只要让他带兵讨伐逆贼,一定能够马到成功。”钟奸相说道。

“钟爱卿,朕今命令你挂帅兴师,前往铁球山讨伐林、胡二贼,你要谨慎行军,务必要将二贼活捉回来,然后朕会论功行赏,以此来报答爱卿的立下的汗马之功。”皇上说道。

忠将军领旨谢恩,这一天早朝就说这件事,其他文武百官没事启奏,皇上退朝,各人回各自的府衙。

不说别的,单说这钟全越,点起了精兵五万人,三万粮草,暂且屯储在教场当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