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托孤悔已晚 (第1/2页)

奸相派人追杀无功而返,蓝豹一回到府衙,就收拾了行装,带上细软,点起精兵五千,离开京城,前往玉门关。

玉门关和家乡方向相反。蓝豹不敢回家乡,他早就料到奸相不会善罢甘休,一定要追杀,除掉眼中钉肉中刺才好。第二,他可以赶上妻儿,与家人团聚,同叙天伦之乐。

总算见到了妻子儿子,皆大欢喜,一家团圆,这一晚,共同投宿于客栈,见面就将细节一一告诉妻子儿子知道。

就是携带宝剑行刺奸相,因为激动,打偏了,让奸相逃脱,然后一场舌战,得到华璐千岁爷父子的解劝,然后被召进宫面君,皇上病危,自己申请卸甲归田告老还乡颐养天年,皇恩浩大赏赐颇丰,现如今没有回老家,而是去相反的地方,就是玉门关,到甘柴甘王爷那里。妻子和儿子听了又惊又喜,惊的是蓝豹的英勇无畏,喜的是总算平安,还因祸得福,总算团聚。

这一晚,父子夫妻十分高兴,说不完的话,第二天起程上路,过了十几天,总算到了玉门关,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天子愈病重了,喝药没什么用,几次昏迷过去,苏醒后,也浑身无力。

众位妃嫔多人后宫佳丽都彷徨不安,昼夜难眠。

皇上自知自己不久于人世,自身难保,就再次宣华璐王父子进宫,然后屏退钟后,服侍之人,宫女,闲杂人等,全都回避,一概不准到近前来。

这一天,华璐王觐见皇上。

“王兄,来,往前坐,到朕跟前来。如今,朕的病是无法好了,恐怕要和兄永别了。王兄、御侄既然不愿意接受江山社稷,朕一旦归西,就开丧,就要保朕儿子登基,免得奸臣觊觎江山宝座,此乃最重要的事。最大的遗憾就是不能追回云慈太子,而且冤枉杀了林后,朕后悔不已。”皇上说道。

然后,又招呼太子到跟前来,携太子的手说“王儿,希望你当了皇上,不要效法你父王,黑白颠倒,做事糊涂,冤枉好人,云慈是东宫嫡子,你的年龄稍微大一些,论嫡原应该传位给他的,但是他在民间无法寻访回宫,出于迫不得已才将江山让你继嗣,如果他回朝,你要将皇位让给他,你要听父王之言,才是大孝。”

皇上说完,气喘吁吁,吐血不止。

后妃、宫人现不好,一并齐集,华璐王连连呼喊“圣上,圣上保重!”

呼唤声声,圣上不答应,头一摇,双眼泪流一线,不说话,驾崩。

宫内一片哭声立马响起,宫人慌忙举哀,传出外宫,文武百官都得到消息,皇上驾崩了。

举国立马陷入悲哀,愁云笼罩人心。

第二天开丧,文武百官挂孝,全国举哀,四海之内禁止娱乐。殡葬王陵结束后,华璐王说道“圣上升天,国不可一日无君,还要迎请新君登基继嗣大统。”

钟后就随着太子,御大殿,祭告山川、社稷,这一天御香霭霭,皇亲国戚,文武百官山呼朝见。

这一天,小皇上才十岁,不能传宣,就由钟后在旁边代皇上宣口谕道“今天,上承天运,子承父业,父作子述,王儿初登大宝。上要感谢先王福荫,下要仰赖众位文武百官支持帮扶,这才是邦家祯祥,四方宁靖。故,改国号为宗哲元年,颁行天下。文武百官各个升官加爵,提升俸禄,大赦天下囚犯罪人,惟独云慈逆子、林逊和胡猛彰三人,是朝廷重犯,不予赦罪,如果有文武百官知道三人下落者,拿获归案,重重有赏,加封王爵,军民如果现三名重犯的,加官二品,如果不愿意接受官职的,赏赐公田十顷。知情不报的,实行连坐,十家连坐,本土官员也难辞其咎,也要承担其罪。藏匿包庇的,株连九族,全部杀死。”

这一天,加封华璐王,但其王位已经达到了极品,难以再进行加封,无法再升高,之升王伯,享受特权,就是上殿不用拜,离开金銮殿不用告辞,坐着听政自主。

御侄加封晋升为王侯,一个月有两次参与管理,分理朝政。

对钟奸相,加封为左柱国太子太师,恩赐特批,准许带剑上殿,出入提防刺客行刺。

满朝文武都各有加升,皆大欢喜,钟家所有远近亲戚,都有实权,不是在京城里玉带横腰,就是在外镇权兵统属。势力越强大。

钟后被加升为王太后,垂帘听政,越无法无天。

这一年天子年幼,没有立后,也就是没有皇后,钟后就听政,代理处理政事。

朝中多事暂且不提。再说山东青州府殷宙,自从带着太子云慈逃回老家,差不多有一年光阴。

这一天,天子诏书到了山东省,他得知此事,立即回家对妻子说道“不好了,不好了,天子今天驾崩,新君即位,另外,赏金已出,悬赏捉拿太子,谕旨森严,如果有一人包庇藏匿,株连九族,这事如何是好?这可怎么办?真要命!”

“丈夫,你何必操心呢?我们夫妻既然承蒙寇爷重托,守着君臣之义,身正不怕影子斜,怕什么严刑峻法?是福是祸,天来定,不是人能决定的,我们安静下来,不要担心浮躁,免得引起他人怀疑,我们保护太子,保护一天算一天,千万别乱了阵脚,不能有二心。”殷夫人说道。

“贤妻所言极是!言之有理,我们今天一别京城,立即逃回故乡,事情十分机密,没有谁得到消息,不可出头露面,免得泄露机密。太子已经睡熟了好一会儿,可能要醒了,不要说了,免得太子起疑心。”殷宙说道。

这里殷宙夫妻巩固信心,遵守密约,暂且不提,再说登州府的二龙山。

有一天,狄六对林逊说道“贤婿,我自从到了二龙山已经有一年时间了,我在老家的祖业,按照以往的规矩,一年一收租金,现如今,刚好到了收租的日期了,老夫要暂别贤婿一些日子,要到山下收取地租,租银约有一万五千余两,一定亲自到达才妥当。”

“我看这样,为了安全起见,不如小婿陪着岳父大人下山如何?”林逊说道。

“万万不可,贤婿乃是朝廷重犯,应当深居浅出,不要轻易抛头露面,不要显露行踪,这些地方,老夫都熟悉,不必担心。闭着眼睛也不会摸错路。贤婿就放心好了。”狄六说道。

林逊答应下来。这一天,狄六下山回家,林逊和包力送他下山后返回。

再说狄六走了几里路,不知不觉,突然一阵雨袭来,前不巴村,后不着店,情急之下,看到旁边有一座古庙,只有暂时到古庙栖身躲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